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村上文学的多种打开方式。通过猫、旅行、音乐还原出更加多面立体的村上。
2.全彩印刷,颜值爆表,系列套装,一次收藏。随书赠送精美手绘明信片+文艺相框。
3.《村上春树·猫》聚焦村上文学中无处不在的喵星人。用温馨笔触呈现人和猫相伴的每一天,超萌超文艺的暖心之作,让猫带你认识村上世界的玄妙。
4.寻找每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村上春树·旅》带你在村上文学中边走边读边吃边玩。
5.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村上春树·音乐》精选村上小说中提到过的100首曲子,由知名乐评人从五种不同的音乐类型出发,深度挖掘歌曲和故事之间的关系,呈现一个用文字和音乐交织出的、异彩纷呈的村上新世界。


【内容简介】

《村上音乐》

众所周知,村上春树是个十足的音乐迷。从爵士到摇滚,从古典到流行,没有他不熟悉的领域。音乐和文字的相遇,使他笔下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内含,使故事的主人公有了更饱满的情感。
本书梳理了村上作品中音乐,以及音乐背后的趣闻轶事,探讨了这些音乐在村上文学中的角色和作用,使读者看到一个用文字和音乐交织出的、异彩纷呈的村上新世界。

《村上旅》

作者以村上文学为依托,从中挑选独具村上气息的地点、事物,亲自走访故事发生的地方,感受主人公的心情和村上的内心。20篇独具匠心的文字、100多张彩色照片,同时附有村上春树专访和私家旅行地图,是每一个村上迷不可错过的暖心之作。

《村上猫》

村上春树爱猫,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以说,没有人比村上春树更了解猫,也没有哪种动物像猫这样了解村上春树。本书以此为契机,对村上春树的作品进行分析重组,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村上春树·猫”的世界。
全书从生活到文学,不仅对猫的特点和习性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而且对村上作品中的猫进行深入挖掘,提出了“猫派”“黑猫宅急便”“猫化”等新概念。无论是否读过村上春树,本书都将带给读者前所未有的暖心体验。


【作者简介】

栗原裕一郎,评论家,著作《“剽窃”的文学史》曾获第6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藤井勉,作家,著有《通过音乐解读村上春树》。
大和田俊之,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教授,著作《美国音乐史》曾获第33届三得利文艺奖
铃木淳史,音乐随笔作家、古典音乐评论家,著有《倾听古典音乐》等。
大谷能生,评论家、萨克斯音乐家,著有《带着爵士和自由走入地狱》等。

申成铉,韩国知名博主、自由撰稿人,村上春树的超级粉丝。喜欢品尝寿司、畅饮啤酒、聆听Radio head的乐曲,以及享受江边的漫步时光。他用24天走访了村上文学中提到的地名和店铺,切实感受主人公的心情及村上的内心世界,完成了别具匠心的“村上春树·旅”。并在万千村上迷的期待下,将自己的见闻、感受集结成书,一度引起热捧。

铃村和成,日本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横滨市立大学教授,1944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毕业于东京大学,退休后定居于东京,专注于著书。
他擅长用温馨的笔调,将生活与文学完美结合,在女性和学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主要著作有《村上春树·猫》《村上编年史1983-1995》、 《未然或已然:村上春树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亚洲幻境之旅:日野启三和楼兰美女》等三十余种,是日本公认的“*权威的村上春树研究者”,被称为“*个真正走进‘村上春树和猫的世界’的人”。


【目录】

村上春树音乐

村上春树猫

村上春树旅


【免费在线读】

那些已然逝去的
披头士乐队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橡胶灵魂》收录的全部为原创歌曲,这在乐队建立后尚属首次。这张专辑不仅在英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美国也大受欢迎,发售后仅九天便售出了一百二十万张。美国著名摇滚乐队海滩男孩成员布莱恩• 威尔逊受这张专辑影响,不久之后便制作了著名专辑《宠物之声》。
《橡胶灵魂》收录的第二首歌曲便是《挪威的森林》。约翰• 列侬在这首歌中写出了自己和情人的故事,为了不被妻子发现,歌词十分隐晦。在该曲中,乔治• 哈里森弹奏了印度弦乐器西塔尔琴,加入了让人印象深刻的独奏部分,这也成了这首歌的代名词。
在长篇畅销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树不仅引用了这首歌作为书名,还让这首歌成了作品的“主题曲”。只是登场方式有些特别,故事的主人公从未听过这首歌的原版。
故事的开始,“我”乘坐的飞机降落时,机上播放的是管弦乐版的《挪威的森林》。听到这首歌,“我”回忆起了自己过往人生中失去的种种,内心波澜四起。
约二十年前的1996 年,大学恋人直子和“我”初次做爱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同所大学的女孩儿绿子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仿佛是来代替直子一般。三十七岁的主人公将自己在两个女子间不断摇摆的思绪写了下来,这种情节设定与歌词紧密相连。
这首歌第二次出现,是在“我”去探望患病入院的直子时。直子请求室友玲子弹奏了《挪威的森林》,此处所传达的意义并不止于对恋人的爱慕。
这首歌*后一次出现,是玲子到访“我”家时。为再次失踪的直子演奏了《挪威的森林》等一系列她喜欢的歌曲之后,玲子分析起了直子选歌的品位。

那孩子喜欢的音乐,直到
*后也没能脱离感伤主义。

这让人想起了村上早期作品中出现的“鼠”——那个沉浸在青春时代,还没长大成人就去世的角色。
在这部小说中,尽管能够感受到“死”“时代”等村上以往作品的主题,但《挪威的森林》这首歌只是“我”爱情的象征。村上用“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作为这部作品的宣传语,是十分贴切的。
之后,玲子再次演奏了《挪威的森林》,另外还弹奏了巴赫的《赋格曲》。这时,她对“我”说:“渡边君,和我做那个吧。”于是两人发生了一夜情。
这里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是演奏之后的满足感,还是爱情?于是读者不得不回到书的开头,进行一番推敲。
“我”听到管弦乐版《挪威的森林》时,脑中浮现的不是乔治•哈里森弹奏的西塔尔琴,而是玲子弹奏的吉他。那时我的情感,是对直子的爱情,还是爱上直子以外女子的罪恶感呢?理解不同,故事中所呈现的景色也会发生变化。随着阅读的深入,心中的疑惑也会逐渐加深。
这部作品发行后,有人指出本作将原题Norwegian Wood 误译为了《挪威的森林》,正确的译名应该是《挪威的家具》。在随笔《只见挪威树木,不见挪威森林》(出自《村上春树杂文集》)中,村上将Norwegian Wood 解释为一种无法言说的隐晦、暧昧的情感,他觉得“森林”这个词用作题目十分完美。在文中,“我”对绿子的告白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