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汪曾祺别集》简介

《汪曾祺别集》由汪曾祺先生哲嗣汪朗主编,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学者、编辑协同编选而成。共20卷,约200万字,包含小说、散文、剧作、诗歌、书信等。每卷各有独立主题,汇为汪汪巨浸。

《汪曾祺别集》底本为初版本,参以手稿,美信俱备,以祭汪老,以飨汪迷。

2020年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策划、编辑、出版、阅读《汪曾祺别集》,是对汪先生*好的纪念。


【作者简介】

汪曾祺(一九二〇—一九九七)

江苏高邮人。一九三九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为沈从文先生的及门弟子。约一九四〇年开始发表散文及小说。大学时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影响,文字飘逸。以后备尝艰难辛苦,作品现实感渐强,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国文学的传统。毕业后曾做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的职员。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学期刊编辑。曾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剧院担任编剧,直至离休。主要作品集有《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翠文谈》《晚饭花集》《蒲桥集》等。


【前言】

《汪曾祺别集》总序

别集,本来是汪曾祺为老师沈从文的一套书踅摸出的名字,如今用到了他的作品集上。这大概是老头儿生前没想到的。

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别集》总序中说:“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亮,不在于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本子小,便于收藏携带,尤其便于翻阅。”这番话,用来描述《汪曾祺别集》的出版宗旨,也十分合适。简单轻便,宜于阅读,是这套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当然,*好还能精致一点。

这套书既然叫别集,似乎总得找出点有“别”于“他集”的地方。想来想去,此书之“别”大约有三:

一是文字总量有点儿不上不下。这套书计划出二十本,约二百万字。比起市面上常见的汪曾祺作品选集,字数要多出不少,收录文章数量自然也多,而且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剧本、书信等各种体裁作品全有,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他的创作风格。若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相比,《别集》字数又要少许多。《全集》有十二卷,约四百万字,是《别集》的两倍,还收录了许多老头儿未曾结集出版的文章。不过,《全集》因为收文要全,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一些文章的内容有重复,特别是老头儿谈文学创作体会的文章。汪曾祺本不是文艺理论家,但出名之后经常要四处瞎白话儿,车轱辘话来回说,*后都收进了《全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集》则可以对文章进行筛选,内容会更精当些。就像一篮子菜,择去一部分,品质总归会好一点儿。

二是编排有点儿不伦不类。这套书在每一本的*前面,大都要刊登老头儿几篇与本书有点儿关联的文章,有书信,有序跋,还有他被打成右派的“罪证”和下放劳动时写的思想汇报。在正文之前添加这些“零碎儿”,可以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汪曾祺其文其人。这种方式算不得独创,《沈从文别集》就是这么编排的,只是一般书很少这么做。也算是一别吧。

再有一点,是编者有点儿良莠不齐。这套书的主持者,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们大都对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深入了解,也编过他的作品集。有的当年常和老头儿一起喝酒聊天,把家里存的好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有的是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有的被评为“*汪迷”;有的参加过《汪曾祺全集》的编辑;有的对他的戏剧创作有专门研究……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编《汪曾祺别集》,质量当然有保证。其中也有跟着混的,北京话叫“塔儿哄”,就是汪曾祺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对老头儿的作品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独立编书还差点儿火候。好在大事都有专家把控,她们挂个名,跟着敲敲边鼓,不至于影响《别集》的质量。

这套《汪曾祺别集》是好是坏,还要读者说了算。

汪 朗


【免费在线读】

《汪曾祺别集》出版说明

二〇二〇年是作家汪曾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纪念汪先生,我们编选了这套《汪曾祺别集》。

汪曾祺的老师沈从文先生辞世后,家属借岳麓书社提议出版沈先生作品的机会,与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合作,编选了一套二十册袖珍本集子,并根据汪曾祺先生的建议,定名为《沈从文别集》。这套选本款式朴素大方,编选方面的特别处在于,除了旧作,每本书前面增加了一些杂感、日记、检查、书信,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作者和他的作品。

《汪曾祺别集》即参照《沈从文别集》的体例,从目前所见的汪曾祺全部作品中精选出二十册小书,在纪念汪先生的同时,向沈先生致敬。

本书大致依体裁、主题分集,希望在编辑、校订方面尽可能精审,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以初版本或作者改订本为底本,参校以初刊本,作者手稿、手校本。不论所据底本为何种形式,全书统一为简体横排,标点符号统一为新式标点。

二、底本误植处,据校本或上下文可明确推断所误为何,由编者径改;底本与他本相抵牾而无法判断者一仍其旧。

三、可见作者习惯的异体字不做改动;通假字,侧重记音的方言用字,象声词,及外国人名、地名译法,仍存旧貌;意义完全相同的同一字,及同一人、地、物名,在同一篇内保持一致。

四、在早期作品中,作者习惯使用或现代文学创作中尚不规范的“的”、“地”、“得”、“做”、“作”、“那”、“哪”等词用法,不强做规范处理。

五、全书中的数字,除特殊情况外,统一为中文数字形式。

六、题注、收信人简介以仿宋体排于篇首页页下。正文中作者原注和编者注均以脚注形式标在当页。作者原注排为宋体;编者所做的必要注释以“编者注”字样标出,排为仿宋体。

七、独立成段的引文统一使用仿宋体,另行起排,段首缩进两字。

八、每篇文章的题注以脚注形式标在篇首页,排为仿宋体。所注信息包括初次发表时间、报刊名(初刊),初版图书名(初收)等。涉及的初版图书包括以下版本:

《邂逅集》,文化生活出版社一九四九年四月版;

《羊舍的夜晚》,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九六三年一月版;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二月版;

《晚饭花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三月版;

《汪曾祺自选集》,漓江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十月版;

《晚翠文谈》,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三月版;

《茱萸集》,联合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九月版;

《蒲桥集》,作家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三月版;

《旅食集》,广东旅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四月版;

《世界历史名人画传 · 释迦牟尼》,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版;

《汪曾祺小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月版;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汪曾祺》,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版;

《汪曾祺散文随笔选集》,沈阳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版;

《菰蒲深处》,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六月版;

《榆树村杂记》,中国华侨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九月版;

《草花集》,成都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九月版;

《汪曾祺文集》(五卷),江苏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九月版;

《塔上随笔》,群众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版;

《中国当代名人随笔·汪曾祺卷》,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版;

《矮纸集》,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三月版;

《逝水》,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三月版;

《独坐小品》,宁夏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一月版;

《去年属马》,北京燕山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八月版;

《中国当代才子书·汪曾祺卷》,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九月版;

《汪曾祺全集》(八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八月版;

《汪曾祺全集》(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二〇一九年一月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