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 “反乌托邦”文学流派,二十世纪世界文坛中影响深刻的独特之作

《一九八四》: 被誉为20世纪影响极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1984年改编成同名电影《一九八四》搬上大荧幕;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畅销小说《1Q84》即是向该书致敬。

《美丽新世界》:饱受争议但依旧风行半个多世纪,是一部不过时的科幻寓言小说。它影响了一大批影视作品,《雪国的列车》《1500万公里的价值》等,至今仍充满警示。

《我们》:法西斯统治下的欧洲,焚书年代里,极权主义蔓延时期的文学珍品。俄罗斯文坛白银时代的独特著作,出版历经诸多困境,被当局列为禁书六十年之久。

◎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对未来的惊人预测,对自由的强烈呼唤

《一九八四》:奥威尔讲述了对人类将被毁于我们无法抗拒的、憎恨的东西的预言;

《美丽新世界》:赫胥黎则担忧人类会毁于自己痴迷狂热的东西;

《我们》:扎米亚京描绘了一个压抑且模式化的极权主义国家,人们的憎恨与热爱都刻板而统一……

三部曲的作者们都表达了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与忧虑。多一个人读过这三部曲,人类的自由与精神的富足就多了一分保障。


【内容简介】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年,在经历一系列战争与合并后,世界只存在三个超级大国——大洋国、东亚国和欧亚国。温斯顿生活在老大哥统治下的大洋国,而这里,和其他两国一样,到处都是电屏幕(一种监视器),每个人都生活在思想警察的监视下,历史每天都在按照需要被改写。
  作为外围党员的温斯顿打心眼里厌恶老大哥。一日,他偷偷从一家杂货铺买了一本红色日记本——原则上党是不允许写日记的——开始写日记。当他和在小说司工作的茱莉娅违反党的政策开始秘密偷情时,思想警察便悄悄盯上了他……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杰出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它与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该小说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对英语本身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23年至今畅销的100本英文小说之一。

《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是一本关于未来的科幻寓言小说,与英国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俄国的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

在作者虚拟的福特纪元632年(公元2532年),人类从胚胎开始被控制与限定,孵化后被指定为不同的社会角色,享受不同的待遇,成为工业社会的完美零件。被快乐包围的人们没有痛苦,只有幸福与稳定。直到一个“野蛮人”意外地来到了“美丽新世界”……

本书还收录了作者1958年出版的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作者将现代世界与《美丽新世界》中预言的世界进行了比较,包括对人类的威胁,如人口过剩、潜意识的劝诱和宣传等。两书共读,相得益彰。

《我们》

小说取名“我们”是一个隐喻:在未来世界的统国里,人们没有名字,只有编码,生活在透明的玻璃屋里,穿着统一的服装,迈着同样的步伐……高度统一的“我们”,看起来都很幸福,却失去了“我”的个性自由,以至于意识不到“我”的存在。

主人公D-503是一个“模范公民”,机缘巧合,他爱上了I-330,并产生了“幻想”(即灵魂),拥有了独立的自我。但D-503遭到当局逮捕,被迫做了灵魂摘除术,又回归原来的生活;他还出卖了I-330,致使I-330革命失败,被处死。

《我们》充满讽刺地讨论了人性、自由、幸福、灵魂、存在、觉醒等哲学话题,与《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并称 “反乌托邦”三部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作家、记者、社会评论家。代表作《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

1903年出生于印度;

1917年受教于英国伊顿公学;

1921年加入英国在缅甸的殖民警察,后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

1927年回到英国,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流浪生活;

1936年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不幸负伤。

他的一生短暂,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并做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被誉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阿道司·赫胥黎(1894-196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出生于声名显赫的赫胥黎家族,祖父是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撰写了著名的《天演论》(现译《进化论与伦理学》)。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后毕业于牛津大学。

他曾想做医生,但一次眼疾几乎让他视力全失,不得不改变初衷。在学习盲文后,他逐步开始写作,先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于1962年被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授予“文学伴侣”奖项。

他一生创作了50多部作品,包括小说、游记、电影剧本、诗歌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Yevgeny Zamyatin,1884—1937)俄国小说家、剧作家。作品中常使用幽默、讽刺、批判的手法展现其对当时社会的思考,独特的民间口语叙述风格极具个人色彩。其代表作《我们》是“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

译者简介:

傅霞,本科、硕士均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为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曾赴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学术访问研修。已出版译著《童年》《雷切尔·卡森》《1984》等,其所译诗歌《当你老了》《病玫瑰》等入选全国英语专业《英美诗歌》教程,读者赞其译文“温暖、干净、流畅”,“有余音绕梁的效果”。

刘琳琪,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教师,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

邓丽玲,1989年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已通过CATTI英语笔译二级考试。曾在泰国曼谷担任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多年从事与英文相关的工作


【媒体评论】

多一个人看《一九八四》,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英国作家、《发条橙》作者 安东尼·伯吉斯

一面是荒诞不经的情节,一面是入情入理的预警;一面是无与伦比的刺激,一面是难以否定的逻辑,读之触目惊心之余,大有思考回味的余地。

——当代作家、《青春万岁》作者 王蒙

1980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

——当代作家、《黄金时代》作者 王小波

这是一次可怕的经历……发现他(赫胥黎)对遥远未来的讽刺预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成了现实。

——《纽约时报书评》

在这个社会(即美丽新世界)里,“每个人现在都很幸福”,可是哪种幸福是可以提供给我们的,我们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得到它呢?

——加拿大作家、《使女的故事》作者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美国作家、《娱乐至死》作者 尼尔·波兹曼

《我们》是“焚书年代”的文学珍品。

—— [英]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作者

《1984》与《我们》有很多共通之处,毫无疑问,《1984》的灵感来源于《我们》。

——[美]罗伯特·罗素、《兔子坡》作者

《我们》是一部“关于未来的令人惊叹的忧郁小说”。

——[美]知名记者,汤姆·沃尔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