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2019重磅推出 艺术启蒙系列“纸上美术馆”,家庭的艺术入门读物

把美术馆搬回家,从文艺复兴到浮世绘,从达·芬奇到梵高,30位画家,30本书,尽览世界名画

翻开书本,如同走进“纸上美术馆”;贴心的随画解读,带你一起感受艺术的温度

原版由欧洲知名媒体GEO艺术与《世界报》联合出品,世界各大美术馆供图,高清画质,同类书中优质水准,色彩逼近原作,细节一览无余

8开大开本精装,特选高档进口哑粉纸印刷,品质媲美国外原版画册,值得收藏

本书亮点

※虚拟展厅※

为每位画家模拟一座专属美术馆

精心划分各大主题展厅

近距离欣赏画家五十余幅代表作

※高清细节※

欧洲知名媒体GEO艺术与《世界报》联合出品

全球各大美术馆供图 逼近原作的细节呈现

※随画解读※

资深艺术学者撰写画作介绍

如同参观美术馆时的贴心讲解

※画家年表※

随书附带画家生平履历

了解艺术大师创作历程

※收藏分布※

散落各地的原作分布详表

指引你探寻真迹之路


【内容简介】

谁是拉图尔——

卢浮宫代表画作之一的创作者

《方片A的作弊者》的背后圣手

在夜色光影中安静描绘的“烛光画家”

本书是“纸上美术馆”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分五个部分,展示了画家拉图尔的数十幅作品,并进行相关讲解。乔治·德·拉图尔生于法国洛林,是法国巴洛克时代的画家。他的创作早期多描绘日景,晚期多描绘晚景。他借助自然光线,也在烛光下作画。其中,尤以描绘烛光作为光源的晚景而闻名。他的画作题材主要为宗教画和风俗画,他创作了大量的风俗画,在当时以此享誉国际。拉图尔是一度被世人遗忘的“光线画家”,他运用黑暗营造静谧的氛围,给沉思默想的画作以自由的空间。作品《方片A的作弊者》为卢浮宫众多代表作品之一,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拉图尔要讲的故事,都画在人物的眼神里。”

——皮埃尔·罗森伯格(法国艺术史学家)

这是一套赏析世界著名画家代表作品的艺术普及读物。《凡·艾克:精雕细琢》是“纸上美术馆”系列图书之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佛兰德斯艺术家、细节艺术大师——扬·凡·艾克为主题。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1441)是早期尼德兰画派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15世纪北欧后哥德式绘画的创始人,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物,被誉为“油画之父”。本书主要介绍了凡·艾克的代表作品——根特祭坛画《神秘羔羊的崇拜》,以及他的肖像画和圣母像,通过与其他画家及其作品的对比,展现了画家的精雕细琢和高超的绘画技艺。本书语言流畅,画作解读详尽,有助于读者了解凡·艾克的绘画特点与艺术风格,并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作者简介】

拉图尔

La Tour,1593—1652

法国巴洛克时代画家,作品多为宗教画和风俗画,早期受卡拉瓦乔的影响,后以描绘烛光晚景而闻名。拉图尔是一位神秘的画家,身后长期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初才重新被人们发现。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以高超的明暗对比技法见长,呈现出古典的简洁感,静谧中透着唯美。代表作《方片A的作弊者》是卢浮宫的众多代表作品之一。

凡·艾克 Jan Van Eyck 1385—1441

弗兰德斯艺术家,早期尼德兰画派代表人物。凡·艾克是一位追求细节的艺术大师,也是公认的西方绘画奠基人,他对油画技术进行了革新,并创作出一系列卓越的半身、全身肖像画和圣母像,画面栩栩如生,质感精致细腻,被后人称为“油画之父”。代表作有《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包着红头巾的男子》,以及历时数年创作的著名祭坛画《神秘羔羊的崇拜》。

GEO(德国国家地理)

1976年创刊于德国汉堡,是一本用精美图片探索未知、发现世界的专业人文地理杂志。GEO拥有强大的图片库资源,其中GEOART(GEO艺术)长期与欧美各大美术馆合作,共同开发艺术衍生品和相关出版物。

《世界报》

创办于1944年。是法国全国性日报,也是法国在海外销售量较大的日报,在法语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目录】

A 日景杰作

拉图尔早年创作的风俗画与宗教画,深受意大利和欧洲北部绘画风格的影响。

B 兼收并蓄

拉图尔在作品中讽刺并痛斥那个时代的丑恶,但从不嘲讽贫苦之人。

C 沉思默想

对历史上常见的绘画主题,拉图尔用无尽的善意来描绘。

D 夜与暗色

拉图尔运用夜与暗色,为沉思默想营造静谧的氛围。

E 画技成熟与内心世界

拉图尔的艺术造诣逐渐到达,却在59岁匆匆离世。

画家年表

收藏分布


【免费在线读】

老夫妇

这组老人画像创作于1620年左右,属于拉图尔早期的作品。两幅作品都是风俗画,画中人物面向对方站立,相互呼应。目前已知拉图尔的画作中,这样呼应成套的作品仅有这两幅,因而显得尤为独特和珍贵。两幅画都是纵向长画幅,完美地展现出人物的肢体动作。画中的两个人物是夫妇吗?他们摆出这样的姿势让画家作画,完成的作品会挂在他们自己家的墙上吗?或者,两人只是拉图尔的男管家和女管家,却被画家找来当模特?看两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好像正在拌嘴:男人正在怯怯地解释着什么,女人则双手叉腰,神态仿若喜剧里面唠唠叨叨的妇人,正在全力反驳。这组画给观众留出了自由解读的空间,当然也让专家们产生了许多猜想。

在拉图尔的早期绘画中,画面上通常有一束强光从高处投射下来,构成人物的投影。画家在这两幅作品中采用了鲜艳的鲑鱼粉、本白、赭石色和灰色。在后续的多件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画家对鲜红色的运用。这两幅画的背景为相同的灰色,背景中的几何结构也相互呼应:女人身后的笔直线条和男人身后的倾斜线条,将画面中的两个人物(也可以说是两个戏剧演员)推向前景,强化了两人的气质特点。1954年,经艺术收藏家维达尔·布洛赫鉴定,这两幅油画才被确定为是拉图尔的作品。

《老人像》

约1620 年 布面油彩画

高:91 厘米 宽:60.5 厘米

旧金山 旧金山美术馆 罗斯科和玛格丽特·奥克斯藏品

《老妇人》

约1620 年 布面油彩画

高:91 厘米 宽:60.5 厘米

旧金山 旧金山美术馆 罗斯科和玛格丽特·奥克斯藏品

手持长矛和福音书的圣人

这幅圣多马画像收藏于卢浮宫,画面中,圣多马手中紧握象征他殉教的长矛。传说,印度的一位教士命令他敬拜象征太阳神的神像时,多马拒绝,并向雕像进行诅咒。这一诅咒使得雕像当场融化。作为惩罚,教士下令用长矛处决多马。在多马的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本福音书,他曾带着这本书在遥远的印度土地上传播基督教。这幅画是“阿尔比城使徒”系列画中的一幅,与约十年前创作的《亚勒腓的儿子雅各》(见第25页)一脉相承。这幅画同样是半身像,画面空间紧凑,没有任何装饰元素,着重突出人物形象。圣人的身后是由褐色系构成的三色背景,从深褐色到浅褐色再到温暖的栗色。与为阿尔比城创作的同系列其他圣人像相同,拉图尔用朴素且细腻的手法描绘了圣多马光秃秃的前额、深嵌的皱纹、关节粗大的双手以及浓密的胡须。从表情可以看出,圣人同样正陷入内心深深的思考。圣人身披蓝色外衣,看起来质感柔软,米黄色的紧身上衣在光的照射下看起来质地非常平滑。这些细节足见画家的技法更加精进。矛头的形状和光芒为画面增添了活力。画面的右上角是极为罕见的拉图尔的书法体签名。

《持长矛的圣多马》

约1635 年 布面油彩画

高:70 厘米 宽:62 厘米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

可爱的作弊者

我们将这两幅风俗画放在一起,是因为两者均为展现画家的幽默和精湛技艺的杰作。两幅画分别创作于1632年和1636至1638年间。在这段时间里,吕内维尔市经历着战争带来的不幸,而洛林公国也遭遇着瘟疫的肆虐。拉图尔的这两幅作品,让人感觉好像呼吸到一口新鲜的空气,在战争和瘟疫中感受到片刻安宁。这两幅画是用来装饰宫殿或有钱人的居所的吗?目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画的用途:既无时间标注,也无代理人信息,更没有交画时的收据,无从考证。意大利和荷兰的绘画大师都曾描绘过这个主题,我们也知道很多同主题的作品。在拉图尔的两幅“作弊者”中,《草花A的作弊者》收藏于美国,因为创作年代更早而闻名。收藏于法国的是《方片A的作弊者》。后者看似为前者的副本,但仔细观察不难看出,两幅画在人物的服饰、表情以及光线等细节上仍有不同。无论如何,这两幅画都是画家本人的作品。藏于巴黎卢浮宫的这幅画中,在画面左下部桌子的阴影部分写着:Georgius de La Tour fecit(拉丁文,意为“乔治·德·拉图尔作”)。

《方片A的作弊者》

1636—1638 年 布面油彩画

高:106 厘米 宽:146 厘米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

《草花A的作弊者》

约1632 年 布面油彩画

高:97.8 厘米 宽:156.2 厘米

沃思堡 金贝尔美术馆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