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2022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一年。

当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无法亲临现场,才写到第五年的“变量”该怎么办?

何帆老师说:不变。

用30年时间为中国经济立传,是何帆老师的宏愿,也是他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努力创造的确定性。

这一年,能出门的时候,何帆老师走访了景德镇、中山、宾阳等城市,调研了岑科、愿景、Artland等企业;不能出门的时候,他就电话采访,积累了200多个小时的录音。他研究了新能源汽车、房地产、教培等行业,也记录了上海、深圳等地疫情中的许多个体。

他将调研案例与进化论相结合,针对个体、企业、行业,给出了时代背景下的新策略。

我们总以为逆境对弱者不公,错,弱者并不惧怕逆境,相反,逆境是弱者战胜强者的机会。

希望这些逆风飞扬的故事,可以对你有所启发。

谁适合读这本书?

1.大众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当前经济趋势,有助于对个人职业选择、婚姻、生育等问题做出决策。

2.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本书找到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中的转型方向。

3.投资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当前经济趋势,投注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和企业。

4.公务员:可以通过本书进一步把握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你会得到什么?

1.一份对中国经济趋势的前沿洞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不要生二胎?该怎么对待孩子的教育?工作受到影响,该怎么开源?和你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2.一份企业经营的重要参考。该怎么寻找企业的增长点?行业发展乏力,企业如何转型?全球化受挫,中国企业出海的切入点在哪里?企业调研的一手资料、细分市场的成功案例都在这里,为你的企业经营提供高质量的参考。

3.一份靠谱的投资指南。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何领跑世界?新东方如何成功切入直播领域?未来五年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都在这里。请相信经济学家的眼光。

4.一份对国家宏观形势的新解读。国富民强仍是确定性的方向,中国在全球化的趋势中扔有着清晰可见的优势,带你从不同角度带你认识中国社会,帮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内容简介】

100余人,200多小时电话录音,景德镇、中山、宾阳等10个城市,岑科、愿景、Artland等企业,新能源汽车、房地产、教培等行业。2022年,著名学者何帆继续着他的调研与观察。

他看到那些像野草一样的人,不去与树争高,而是放低身段,把根深深地扎进土里。

他看到那些在竞争中落败的企业,就像被对手逼上岸的鱼,穷途末路,却被激发出进化的勇气,成了胜利者的祖先。

他看到那些像恐龙一样的行业,在巨震之后,凭借鸟的基因,在全新的环境中辨别出新的资源。

他看到民粹主义的幽灵,像1692年的女巫一样在西方的上空盘旋,全球化受挫,但中国的优势与未来仍清晰可辨。

他看到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活下去,并把经验和智慧传给自己的种子。

我们就像哥伦布那艘大船上的水手,一路艰险,即将抵达陆地。

翻开这本书,让我们同舟共济。

本土时代三部曲——


【作者简介】

何帆

经济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拥有20多年政策研究和市场咨询经验,游历50多个国家,每年阅读图书300余本。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得到App《何帆大局观》《何帆的读书俱乐部》《何帆·宏观经济学30讲》和《何帆中国经济报告》等栏目主理人。现居深圳和上海。


【前言】

电子秤是小米的产品,轻盈、简洁、素白、冰凉,而且无情。70.5公斤。他妈的,我骂了一句。我朝外张望一下,关上门,把T恤衫、短裤和内裤都扒下来,再站上去。一样的,还是70.5公斤,净重,比原来重了18斤。我的体重又回到了起点,就像历史陷入了轮回的宿命。2022年把我打回了原形。

我在2018年发愿,用30年的时间写30本书,记录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这件极有使命感的事也改变了我自己。发生在我身上的变化是我开始跑步了。在人生的前40多年,我从未有过任何体育爱好,跑800米都跑得快吐血。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像我这样又懒又笨的人会爱上跑步。从跑完5公里、10公里,到跑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我的进步让我自己都感到很吃惊。

我觉得这件事情能证明我是个很有毅力的人,再一想,并不是这样。如果我真的很有毅力,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应该是体育健将了。影响我行为的真正变量是外部因素。时代的加持给了我一种笃定、踏实的力量,就像太阳的光芒让万物生长。假如太阳出现了异常,比如说,太阳黑子的活动冷清了,地球上的气候也会随之变化,气温下降,灾难天气更多,农作物歉收,饥荒、动荡和死亡接踵而至。你不得不承认,外部因素难以察觉,但影响更大。

我是一个偏乐观的人。追根溯源,这种乐观来自我的好奇心。出于好奇,我每年要做很多实地调研:新疆、云南、吉林、四川、宁夏、福建……我一直都在路上。这是件好事。如今,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手机上获取信息。手机上的社交媒体有一种暗黑的魔力。流量如同流沙,让人陷在其中,不可自拔。疫情期间,自我隔离在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刷手机的时间超过了10个小时,这才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少刷手机,多出去走走,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我想,我之所以更乐观,就是因为我到处跑、到处看,总能看到黑暗中的闪光点。虽然看也是走马观花地看,但看和没有看,还是很不一样。

一个人的气质和他对时代精神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乐观让我更自律,自律让我更自信。2020年12月13日,我在广州跑完了自己的场马拉松,成绩是4小时43分26秒。2021年4月11日,我在无锡跑完了第二场马拉松,成绩是4小时26分06秒。我想,接下来应该是每跑一次马拉松,就能刷新一次个人好成绩,跑进4小时指日可待。于是,我报了银川马拉松、兰州马拉松、郑开马拉松、哈尔滨马拉松,还幸运地抽签中了上海马拉松。这还不过瘾,我还报了莫干山越野赛、高黎贡山越野赛和喀纳斯越野赛。一个刚刚破了戒律,到风月场上寻欢作乐的和尚,大概也不过如此痴狂。我的体重下降到了61.5公斤,距离我的目标60公斤只有三斤之遥,达到了难以隐藏的人见人夸的减肥效果。我终于能跟卖衣服的说,不,我要买的是修身版。

2022年,那些马拉松比赛和越野赛都取消了。

我还在跑步,一周三次,寂寞地在操场上刷圈。我已经失去了在朋友圈晒跑步记录的兴致。每次跑完,筋疲力尽。太阳下山了,没有风,街道冷清,连广场舞的音乐都消失了。

也许是一种幸运,我在2021年夏天从上海搬家到了深圳,没有赶上2022年的上海疫情。这也是一种不幸,我能感受到一种幸存者的负疚。因为不在现场,所以我无法体会。我无法体会买不到菜的煎熬,或是出不了门的郁闷。我没有做过小区的志愿者,也没有当过采购团的团长。我没有遇到过小区里有阳性病例的紧张情况,也不曾被送进方舱医院隔离。我没有给被困在宿舍里的学生们运送物资,甚至没办法回到上海给学生们上课。我记忆中的上海和疫情后的上海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城市。邻居发来的照片上,能看到小区外马路上的围栏,隔壁国际学校的操场上疯长的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因为疫情,我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订一张机票就出发。当疫情爆发的时候,我去不了长春、瑞丽、东兴、三亚、成都、郑州。当森林失火的时候,我去不了重庆。冬奥会举办的时候,我回不了北京。台海危机的时候,我去不了福建平潭。和街边咖啡店的老板、高速公路上的司机、想回国的留学生一样,我被困于凝固的时空,如同猎豹被困于动物园的牢笼。

不在现场,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写。现场感不仅意味着真实,也意味着丰富。魅力都在细节之中。举个例子,我在《变量:大国的腾挪》里讲到自己去宁夏西海固的时候,写过一段话:

六盘山北麓是黄土高原的延伸。大地的起伏,就像静止的波涛。远山和旷野上,零星的树木和低矮的植物努力地生长。一阵干燥的风吹过低丘浅谷,吹过一丛丛瘦弱而又顽强的长芒草、冷蒿、角蒿、百里香、戈壁针茅、糙隐子草、油蒿、苦豆子、猫头刺、星毛委陵菜……眼前弥漫的这一片黯淡绿色,依然掩盖不住荒凉的沟壑。这里的风景很像是刚刚脱贫的农民,傲然自得,却又胆怯紧张。

这段话是怎么来的?我坐着车到处参观,每到一处,就用手机把路边的野草拍下来,回到住处,再用几个识别植物的App辨认出每一种杂草,选出其中有荒野韵味的名字,连缀起来。细节是千淘万漉之后,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展示给读者的美的东西。好的厨师只把做好的佳肴呈现给你,并不带你去参观他的厨房。

但是,没有厨房,厨师又怎么做菜呢?


【免费在线读】

2022年9月的一个下午,我去拜访俞敏洪。

我一边跟他寒暄,一边把笔记本和小录音机取出来。俞敏洪很吃惊,何老师,你这是要采访吗?

他以为我是来找他商量卖书的。很多作者都到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卖过自己的书,他以为我也是这个目的。

何老师,我真的没有什么好讲的。俞敏洪掩饰不住他的失望。

是这样的,我关心的问题是企业转型。近几年,我总是听很多企业说要转型,但仔细想想,好像没看到什么成功的转型案例。这两年,教培行业受到这么大的冲击,也有一些做教培的企业问我该怎么办。我很想请教一下,从新东方到东方甄选,你是怎么转型的?

何老师,你弄错了,我们没有转型。新东方还是在做教育,我们在线的教育,比如英语考试、留学教育做得很好。我们在教育领域还有160亿元的收入规模。“双减”政策之后,跟K12有关的教培不能做了。我就觉得,上市公司这个平台挺好的,教育做不了,就做点儿别的嘛。大家都在想做什么。我的提议是做农业卖货。

实话说,这个点子没人支持。新东方董事会没同意,总裁办公会也觉得不靠谱,但他们说,俞敏洪想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能拦。他们事先跟我有个约定,允许失败,但要有底线,要讲清楚做几年,打算亏多少。我后来就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5年亏5个亿,5个亿亏完了还没有做成事,就叫停。

从培训到线上直播,为什么不是转型呢?我问。

俞敏洪说,其实一切都是现成的。

直播带货已经有人干成了。我一直都在关注。我很看好直播带货,这是商业的第三次革命。次是大卖场,第二次是电商平台,第三次就是直播带货。这个赛道值得做。我自己也玩了两年抖音,有两百万粉丝了。我做抖音就是跟粉丝们互动,跟大家聊聊自己读书的心得。总有粉丝问,俞老师,你推荐的书我们上哪儿买啊?给个链接呗。我就学会了挂链接。

我不想自己直播带货,要做就得有一批人,所以我就组建了一支团队。现在已经有三四百人了。进直播间带货的都是新东方原来的老师。看起来当老师和做直播是两码事,当老师是备好课,一遍一遍重复讲,做直播要有强大的临场发挥能力,但我们新东方的老师擅长的就是临场发挥。不一样的是,当老师的时候,教室里只能坐几十个学生,现在直播间动不动就有几万人、几十万人,甚至更多。你看我们的董宇辉,他在直播间也像老师一样,讲知识点,聊人生。那么多人同时在线听,我们的小伙伴们都很嗨。

当然,要先想清楚做什么不做什么。我们也可以卖化妆品、电子产品,可能更赚钱,但这不符合新东方的格调。我们也考虑过文创产品、文具,但一是没有竞争力,我们自己还没做出产品;二是没有号召力,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买这些东西进直播间。后决定做农产品,是因为能帮到农民,能对社会有益。

其实,做农业也是现成的,农业的产业链条已经很成熟了。种植有种植大户,做食品加工的有一批企业,物流有专门的物流公司,仓储、配送一应俱全。中秋节,我们定制了30万盒月饼,上面都印着“东方甄选”的字样。你来尝一块吧。

你看,都是成熟的商业模式,我们拿来复制就行。我们负责把控品质,大家一起赚钱。

俞敏洪说,我们也没有把这条路完全蹚出来。刚上直播的时候也很惨淡。后来,董宇辉说着英语卖牛排的视频一夜走红,我们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营业收入大幅增加。但是,火得太突然了,该做的事还有很多,算不算成功并不知道,现在来说为时太早。

他又加了一句:就算东方甄选成功了,也不意味着别的教育企业能走这条路。这是不可复制的。

他诚恳而略带歉意地说,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何老师。

我被客客气气地送了出来。

坐在新东方对面的咖啡馆里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了我错在哪里,别的企业错在哪里。

很多企业都在讲转型。但它们想象中的转型其实是一种幻想。很多企业说起转型,是遇到了困难之后,希望能保持原有的规模,只是换一个业务。汽车零部件坏了,换个零部件照样开得欢。很多企业也是这样幻想的,它们觉得转型之后,企业的规模能做得更大,增长速度能更快。

很多企业说,我们要活下来,所以不得不转型。可是,真到了要活下来的时候,会是这种心态吗?

真的要活下来,那就得像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的,向死而生,把每天都当作后一天,思考所有可能让自己灭亡的风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规模会缩小,缩小就缩小呗,缩小了才能活下来。

业务可能会被拆分,拆分就拆分呗,拆分了才能活下来。

为什么俞敏洪一直强调他没有转型呢?企业也是有生命的。生物的外表特征容易改变,但内在结构很难改变。企业也一样。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每一个企业都只能做自己的基因决定了能做的事情。鲸鱼在海里也能游泳,但无法把自己变成一条鱼。人可以给自己绑上翅膀,但学不会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鸟就是鸟。还在恐龙时代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学会飞翔了。

你的力量也是你的局限,你的历史决定了你的未来。不知不觉中,原来的万丈雄心,变成了一种本分。

鸟比人们想象的更聪明。

鸽子能找到千百公里之外的家。白颊林莺每年秋天从新英格兰和加拿大东部地区迁徙到南美洲。北极燕鸥飞得更远,它们在格陵兰岛和冰岛等地筑巢,但要飞到南极洲的外海过冬,随着季节的更替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 行程约4万公里——我承认,论方向感,我不如这些鸟。山雀把种子藏在几千个不同的地方,六个月之后,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每个位置——我承认,论记性,我不如山雀。

喜鹊能认出镜子里的自己,而自我的意识曾被认为仅有人类、类人猿、大象和海豚这些有着高度发达社会关系的动物才具备。鹦鹉可以模仿人说话、唱歌,可以模仿狗的叫声、手机铃声,还有主人感冒之后擤鼻涕、咳嗽和打喷嚏的声音。鹦鹉还会教其他鹦鹉骂脏话。嘲鸫可以模仿几十种不同的鸟鸣,以及青蛙和蟋蟀的叫声。生物学家发现,鸟学鸣叫和人类学语言很相似:都有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都能后天习得新的“语言”,也都有自己的方言。达尔文曾说,鸟的歌声和人类的语言相似。

乌鸦会使用工具撬出树皮下面的虫子。日本某座城市里,一只小嘴乌鸦在等红绿灯。红灯亮起,它就把坚果放在斑马线上。绿灯亮起,经过的车辆把坚果碾碎。红灯再亮,它飞过来叼走里面的果仁。如果坚果没有被碾碎,它就把坚果挪个位置,再碾一次。乌鸦还会赠物。西雅图一个小女孩每天用托盘盛些花生,放在院子里给乌鸦吃。花生被吃掉之后,盘子里偶尔会出现乌鸦送来的礼物:一只耳环、螺栓和螺母、一枚扣子、一根小小的白色玻璃管、一小块印着best字样的金属片、一根已经开始腐烂的螃蟹爪子。11

更神奇的是,鸽子比大多数人更会解决概率论问题。概率论里有个著名的“蒙蒂·霍尔困境”。蒙蒂·霍尔是美国一档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在这档节目里,主持人让参赛者猜三扇门中哪一扇后面藏着大奖,比如一辆汽车。另外两扇门后则藏着安慰奖,比如一只山羊。参赛者选了其中一扇门之后,主持人会把另外一扇门打开,让他看到里头并没有奖品,并让他再做一次选择。如果是你,你是坚持自己原来的选择,还是改选另一扇门呢?

正确答案是:改选另一扇门。如果改选另一扇门,获奖的概率将提高到66%。这道题难住了很多人,甚至难住了大学里的数学教授。很多人认为,剩下的两扇门能获大奖的概率都是50%,所以,他们坚持自己初的选择。生物学家发现,鸽子就没有那么死板,它们会从经验中学习,根据概率的高低,改选另一扇门。

麦吉尔大学的生物学和比较心理学教授路易斯·勒菲弗设计出一套测量鸟类智商的度量表。根据他的研究,聪明的鸟是渡鸦、乌鸦和鹦鹉,其次是鹰隼、啄木鸟、翠鸟、犀鸟等,麻雀和山雀的排名也很靠前。排得靠后的是鹌鹑、火鸡、鸨和鸵鸟等。笨的是鸸鹋,也就是澳大利亚的国鸟。一个土著人说,他躺下,把一只脚翘起来,鸸鹋就会过来查看,因为它们以为他是它们中的一员。

在我看来,不可思议的鸟是麻雀。

让我们站在鸟类的立场上重新审视一下这个世界。对鸟类来说,的威胁是人类。可恶的人类在地球上建造城市、修筑公路、开垦农田、砍伐山林。鸟类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它们的觅食、迁徙和繁殖都受到影响。

假如我是一只鸟,遇到了这种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我该怎么办?

我可能很不爽,牢骚满腹,烦躁沮丧,后自己把自己气死。我可能会想,要不然逃到更偏远的地方,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样的退缩会使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终也难逃灭亡。我可能会想,要不然奋起反抗,攻击入侵的人类?这更是纯属找死。

麻雀却不一样,它居然迎难而上。人类的地盘扩大了,它就到人类的地盘上去。麻雀是少有的可以真正使用城市资源的物种。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它们必须忍受城市的噪音和每天24小时不灭的光亮,躲开往来的车水马龙,躲开心怀不轨的人们。

为了生存,麻雀必须学会冒险和创新。麻雀经常在一些很奇怪的地方筑巢,比如排水沟、屋顶、阁楼的通风口、烘干机的出风口、水管和通风管。麻雀用一些很奇特的材料筑巢。比如,麻雀的巢里会有烟蒂,因为烟蒂里含有大量的尼古丁,是有效的驱虫剂。它们还会飞到鸽子那里,趁着鸽子正在孵蛋,从鸽子的尾巴上拔走羽毛。麻雀会尝试各种奇怪的食物。它们吃植物的种子,也吃植物的花朵、花苞和叶子。它们吃昆虫,也吃蜘蛛、蜥蜴和壁虎。它们到人类的垃圾堆里觅食。它们飞到酒店阳台上偷吃游客的早餐。它们能找到窍门,打开自助餐厅的自动门。深夜时分,麻雀飞到纽约帝国大厦第80层的观景台,借着泛光灯搜寻可吃的昆虫。大多数脊椎动物不是害怕奇怪的东西,就是对它们熟视无睹。麻雀则不然,它们不仅没有被奇怪的东西吓倒,还被它们所吸引。除了人类之外,或许只有麻雀有这样的天性。爱因斯坦曾说,能够做出改变就代表聪明。他没有想到,这句话是在表扬麻雀。

麻雀之所以能在危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也跟它们善于利用集体智慧有关。麻雀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它们不喜欢独自栖息和觅食。这样做当然是有原因的。在陌生的环境中,到处都是危险,麻雀必须时刻保持警觉。许多双警觉的眼睛,胜过只有一双警觉的眼睛。麻雀还必须到处觅食。当一只叼着食物的麻雀飞过时,别的麻雀就知道该去哪里找食物了。麻雀社会和蚂蚁社会不一样,没有被奉为神明的蚁后,没有不得不自我节育的工蚁。麻雀不喜欢集体主义,但它们喜欢集体。它们的集体中存在着差异,有的麻雀更胆大,有的麻雀更谨慎。一个允许内部成员存在差异的群体,更容易激发出集体智慧。集体主义反而是集体智慧的杀手。麻雀群体也会根据环境的不同改变自己的策略。当一群麻雀刚进入陌生环境时,它们更愿意冒险,毕竟,只有敢于冒险才能找到新的生机。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之后,麻雀会更谨慎,更少去碰陌生的食物,毕竟,创新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你不知道哪些东西是有毒的,吃了会死。

北美洲原本没有麻雀。据说在1851年,为了减少飞蛾的危害,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人们引进了16只麻雀。到今天,北美的麻雀已多达几百万只。它们生活在海拔-85米的加利福尼亚州死谷,也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它们从北美大陆飞过墨西哥、中南美洲,深入巴西雨林,直达南端的火地岛。在除了南极洲之外的每一片大陆上都有麻雀。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上也有麻雀。都市中有麻雀,荒原上也有麻雀。打开电视,观看全球各地的新闻时,不经意间,你就能听到麻雀的啁啾声。麻雀已经成为全球分布广的野鸟,估计约有5.4亿只。12

后的赢家并不是清高自傲的孤勇者,而是平凡不过的小人物。他们对大人物天生免疫。他们按照生存策略行动,而不执着于择优。他们看似胸无大志,却达观通透,看似目光短浅,却看尽沧桑。

古人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反过来说,鸿鹄安知燕雀之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