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984》编辑推荐

1.《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书中奥威尔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泯灭亲情、爱情、人性的恐怖世界。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2.62种文字风靡110个国家。

3.《时代周刊》“的100本英语小说”

4.兰登书屋“100本20世纪英语小说”

《猎人笔记》编辑推荐

全译版本,25个短篇全景展现俄国风情;跨越时空,感受生命的神奇与社会的复杂。

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内容简介】

《1984》内容推荐

在《1984》里,奥威尔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泯灭亲情、爱情、人性的恐怖世界。书中描写了一个叫做“大洋国”的极权统治社会,在那里,人性遭到扼杀,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历史每天都在被伪造,所有不利于统治的历史记录都将被毁掉,记忆不再可靠,人们每天在仇恨中生活。人性也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虽然书中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但是却让每一个经历或熟知该类历史事件的人看过《1984》后都会产生一种触目惊心的契合感。书中刻画的人类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退色的警世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猎人笔记》内容推荐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共25篇。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简介】

《1984》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被称为西方世界的良心、欧洲的鲁迅、“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和“天才的梦魇者”。奥威尔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190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少年时代。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中学。1921年远走缅甸,加入帝国警察部队,非常同情当时殖民地的人民,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职。1927年回到欧洲,从事文学创作。1936年,参加西班牙内战,因重伤返回英国。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威尔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并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多年的肺病,年仅47岁。

《猎人笔记》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罗亭》 《贵族之家》《父与子》《猎人笔记》 《文学与生活回忆录》《散文诗集》等。


【目录】

《1984》

《猎人笔记》


【前言】

伊·谢·屠格涅夫(1818—1883)是十九世纪俄国杰出作家。他一生 四十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被誉为“艺术编年史”的六部长篇小说, 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特写、戏剧、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各种体 裁的作品,并撰写了相当数量的文学评论、回忆录、文学书简等,他的创 作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的宝库,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 的作品也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如今已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部现实主义力作, 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其篇特写《霍里和卡 利内奇》初发表于俄国《现代人》杂志1847年期。后面的绝大部分 篇章也都陆续发表于同一杂志。直至1852年,作者将先后刊出的二十一篇 特写汇编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发表的新作《两地主》,以《猎人笔记》 为书名,出版了单行本。至1880年,作者又加进了后来创作的三篇:《切 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1872)、《车轱辘响》(1874)、《枯萎了的女 人》(1874),共计二十五篇,这便成了作者生前后的定本。今天我们 所据以译出的就是这样的定本。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俄 国农村中农奴制的存在已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因此,农奴制的改革问题便被提上了日程,成了当时社会受关注的迫切问题。 屠格涅夫出身于奥廖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就是一位残暴 的农奴主。他自幼目睹地主阶级的凶残专横,早就产生了对农民悲惨处 境的深切同情。上大学后,他又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定决心要与 农奴制度做不倦的斗争。一八四三年他结识了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别林斯基的思想影响下,他更坚定了与农奴制做斗争的决心。 《猎人笔记》就是他以反农奴制为中心思想的部重要作品,在 这里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提供了自己的新题材,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所以 《猎人笔记》一出版,便举世瞩目,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文艺界而扩及整个 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对它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它的思想内容立刻激起沙皇 政府及统治阶级的惊恐和愤怒。当时沙皇政府中那位颇具政治嗅觉的教育 大臣很快便嗅出了书中的反农奴制气息,他向尼古拉一世报告说:此书的 大部分篇章都“带有侮辱地主的倾向”,说书中的地主“不是被表现 得滑稽可笑,就是常常被弄得极不体面而有损于他们名誉的样子”。随后 不久,屠格涅夫便受到了沙皇政府的迫害,被遣返故里监管一年。而在广 大人民群众中,此书则受到普遍的欢迎。作家有一次在一个小车站上遇到 两位素不相识的青年农民,当他们得知他就是《猎人笔记》的作者时,便 脱帽向他致敬。其中一位还以“俄罗斯大众”的名义向他表示“敬意和感 谢”。进步的文艺界人士更给予此书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别林斯基,当此 书的篇特写《霍里和卡利内奇》刚发表时,便立即给了作者极大的鼓 励。别林斯基写信对作家说:你大概还不清楚自己的作品具有何等的价 值,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作形式,你走上了出色的道路,你的前程远大。著名作家赫尔岑也称赞此书是一部“反农奴制的控诉书”。 这部作品反农奴制的思想倾向,明显地表现在对作为农奴制社会基础 的地主阶级的揭露和批判上,表现在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上,表现在对农民的才能和精神世界的热情赞美上。 在揭露和批判地主阶级方面,俄国“自然派”文学奠基者、杰出作家果戈理已率先做出了出色的贡献,他在《死魂灵》中已成功地刻画了从玛 尼洛夫到普柳什金等一系列的典型的地主形象。屠格涅夫继承并发展了果戈理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猎人笔记》中以不同于前者的风格,向读 者展示了另一种新旧地主的画像。

沙皇政府中那位教育大臣所说的这部作品把地主不是表现得“滑稽 可笑”,就是被弄得“极不体面”,从表面粗略看来,所写的似乎就是如 此而已。细细地品味书中的内容时,你就可发现,书中所写的地主不仅仅 是“滑稽可笑”,他们的行为也远不止是“极不体面”。在农奴制的旧俄 国,地主与农民的关系是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中,地主必然会表现出诸如残暴、狠毒、贪婪以及虚伪、愚 蠢、空虚、无耻等卑劣的性格和行为。这些正是作家要揭露和批判的对 象。不过,作家在这本书中一般没有直接描写地主们凶残狰狞的面孔,没 有直接描写他们残酷迫害农民的张牙舞爪的举动,没有直接描写他们丑 恶的表现。在不得不写的地方,也显得特别的小心,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暗 示和启发,让读者通过联想去认识他们卑劣的行为和品性。这固然是为了 使作品易于通过书刊审查,更主要的是这位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持有特殊的 审美要求。

地主佩诺奇金是书中刻画得出色的典型形象。此人受过“良好” 教育,颇有“文明”风度。他仪表堂堂,衣着时髦、举止文雅,“为人正 派”,“通情达理”。他家里收拾得既干净又舒适,他又饮食讲究,待客 热情。但即使这样,客人还是不乐意登门,原因是他家里总是弥漫着可怕 的气氛,令人窒息。他对奴仆虽然说话和气,貌似仁慈,但实际上非常冷 酷无情,奴仆们偶有伺候不周之处(如侍仆菲多尔忘了把他的酒烫热), 便会受到严厉惩罚。即便在这种场合,这位老爷仍然显得文质彬彬,既没 有怒气冲冲,也没有厉声呵斥,更不用亲自动手打人,他只是坦然地、低 声地吩咐旁边的奴仆“去处理一下”就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