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暂时没有内容
【作者】
" 在不列颠被罗马人全部认识以前,许多极有影响的古代学者对毕菲的报 道信以为真,但是在首次征服性的远征(始于公元前1世纪朱里·恺撤的远征 )之后,人们揭穿了毕菲所散布的大量夸大之词,同时也否定了毕菲的报道 中真正的事实。“毕菲把很多人引人歧途。”斯特累波说,“这样,他会肯 定地说,他徒步走过了旅行者能够到达的全部不列颠,这个海岛海岸线为4 万斯塔迪(希腊尺度名称,约等于150~190米,4万斯塔迪可折合6000千米以 上)。此后,他叙述了遥远图勒和那些没有多少土地、海洋或空气的地区, 而代替全部这些的似乎像一个海上轻飘的东西。那里的土地、海洋似乎均悬 挂在空中,并联系着世界各地,但在其上人们不可能徒步行走,也不可能乘 船航行。毕菲夸大其词地说:“他从那里返回的途中徒步穿过了从卡德尔( 加的斯)到塔纳伊德(顿河)的欧洲全部海岸线。” 不要忘记,这是斯特累波在毕菲航行300年后所写的,关于毕菲的报道 是经过以后许多作者的转述才到了他的手中。在对到达图勒地域的描述中, 我们看到一幅含有诗意但并不真实的浓雾笼罩的情景,这种情景是多么富有 大西北地区的特点。至于毕菲海上和陆地的旅行范围,斯特累波完全不能想 象的是:“他孤身一人,同时又是个贫民,能够驾船航驶和徒步走过这样长 距离的路程……抵达海洋的边缘,探索整个欧洲北部地区……” 斯特累波在揭穿毕菲的无限夸大之词或露骨的谎言之后,至少也承认他 在记述北部地区方面作出了人所共知的贡献。“他对靠近寒带地区的天文现 象和数学计算方面作出了一些正确无误的观测……” 如果说早在罗马帝国建立以前,腓尼基人(包括迦太基人)和希腊人在发 现了南欧和西欧全部沿海地区以后,开始发现西欧本土,那么这个发现是被 罗马人最终完成的。罗马人扩大了大西洋温带和寒温带岛屿的地理知识范围 ,进而发现了中欧。罗马人地理发现的主要成果,是同他们频繁地与克勒特 人和日耳曼部族进行防御和进攻的战争相联系的。 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除了对亚平宁半岛和地中海的岛屿有所了解外, 在西南欧的边陲地区还对伊比利亚半岛(比利牛斯半岛)和把这个半岛与欧洲 大陆相隔离的高山屏障了如指掌。他们最终发现了高原地区、比利牛斯山脉 ,以及比利牛斯的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是:阿尼斯河(瓜的亚纳河)、达克河 (塔霍河)、杜利河(杜罗河)和伊比尔河(埃布罗河)。与此同时,他们从比利 牛斯半岛向北进发,仔细地探察了阿尔卑斯山脉的最主要的隘口,迦太基人 曾通过这些隘口侵入意大利,后来基姆福尔人也曾穿越这些隘口。从阿尔卑 斯弓形山岳向西,罗马人在马萨利亚的希腊人协助下研究了南地中海的高卢 和罗丹河(罗纳河)及加鲁穆河(加龙河)流域的地理状况,同时对汝拉和中央 高原的地理状况也作了研究。毫无疑义,罗马人不迟于公元前2世纪已经认 识了把高卢与日耳曼相分离的高卢的中部和北部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是:里 给尔河(卢瓦尔河)、塞克瓦纳河(塞纳河)和莱恩河(莱茵河)。显然,按历史 传统的说法,对这些地区的认识与朱里·恺撒的远征(公元前l世纪中期)有 关。《高卢战争记实》的作者仅仅依照自己远征的行动记录了马萨里奥特人 或者罗马的其他盟友——商人们和探险者们所作的发现,后者的姓名没有传 到今天。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文献里已经点出了居住在高卢的北部和东部地 区,以及塞纳河和莱茵河从上游到下游地区的部落名字:海尔维第人(瑞士 人)、贝尔格人、塞克瓦纳人等等。朱里-恺撤横渡位于贝尔格人地区与不列 颠之间的狭窄海峡,进入泰晤士平原。但是,罗马人很快从那里退走了。但 是朱里·恺撒的远征可以看成是对不列颠的第二次发现。这个时候罗马人打 听到在不列颠主岛之外有一个依维利亚(爱尔兰)大岛,但是他们未必曾经到 过那里,因为他们对依维利亚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 公元1世纪,罗马人对不列颠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公元43年,罗马军团 穿过海峡占领了这个主岛南半部地区(威尔士除外)。与此同时,他们从东北 方面挺进到恒比尔河,稍后一些时候,他们从西北方面到达爱尔兰海。约在 公元60年,他们在这个海上占领了安格尔西岛(曼岛)。他们在公元78~85年 间才完成了对不列颠的发现,那时该地的统治者是朱里.阿格里科拉。此人 在西部征服了威尔士半岛,从东北部渡过泰河,并在格兰扁山脚下某地击败 了喀利多尼亚山民。然而他把国界确定在较远的南方,位于克莱德河与福尔 特河河口区这个岛最狭窄的地方(中央苏格兰)。在阿格里科拉统治时期,罗 马人的船舰曾在爱尔兰海中航驶,似乎在那时才确定了爱尔兰的地理位置: 它是不列颠的主岛。阿格里科拉自己曾派遣一支舰队从泰河河口向北进发, “环绕近海海岸航行”(从东向西)。罗马航海家们已经确认,不列颠是个海 岛,在此次航行中他们再次发现了奥克尼群岛,并征服了这个群岛。然而罗 马人未能向高纬度进发,因为冬季已经来临。他们在遥远的北部看见了一片 陆地,认为那片陆地是遥远图勒,其实,那片陆地无疑是设得兰群岛的一个 岛屿。P6-8 "}}
【内容】
据说,英国登山探险家希拉里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后,有人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登山?”希拉里风趣地回答:“因为山在那里”。是啊对于登山探险者来说,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他把登山运动作为自己的崇高事业,全力以赴。

《现代汉语词典》将“探险”定义为: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寻究自然界情况的活动。从其行为定性而言,带有对未知危险程度和风险发生概率的自然环境和现象进行主动寻究、考察的特征,是明知有危险却主动去探究的自我冒险行为。没有感受过那痛快淋漓的滋味,谁又能断定那种痛快根本算不了什么呢?没有尝试过探险,谁又能对探险的意义妄自菲薄呢?

至于探险的意义,不管是出于个人的内在追求,还是出于工作的需要.科考的目的,甚至是为了寻金觅宝,这样一种行为,本身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是对人类探求未知世界的原始冲动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可以说没有一种探险求索的精神,人类文明是不会发展到今天的。而一部文明史,往往首先就是一部探险求索的历史。

其实,培养探险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都有积极意义。一个具备探险精神的人,会不断寻求新的征服目标,不断追求人生的境界和高度;一个富有探险精神的民族,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奇迹。相反,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探险精神,就不会有什么前途。

在这方面很典型的例子是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和西班牙的哥伦布,如果没有像他们一样的航海家扬帆出海探险,葡萄牙和西班牙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新发现,积累那么多的财富,成为当时世界上两个海上霸主。

当然不可否认,哥伦布等人的探险活动是为了寻找财富,进行殖民扩张,扩大国家的版图,但是他们在此过程中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却是非常了不起的。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地球先行者,七大洲、五大洋以及海洋上的无数岛屿就不可能被发现,它们之间也就不可能有联系,要知道从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是分割并且孤立的,每一个不论大小国家的人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甚至是地球上唯一的人类。正是这些探险家成为了新历史的拉幕人。

了解古今中外人类旅行史上的探险活动,能够扩大我们的眼界,鼓舞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的精神,启迪我们的人生。’

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人类旅行史上伟大的冒险》,分为地理发现篇、漫游江海篇、挑战极地篇、挺进沙漠篇、踏遍陆地篇、征服绝顶篇、飞身太空篇七个部分。需要强调的是,在人类旅行史上,最伟大的冒险,有很多是发生在海洋上,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单列了一章,不过内容不限于15~18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而是包括了15世纪以前的“地理发现”。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探险家和探险活动不计其数,我们尽量选取在人类旅行史有重大影响的探险家或探险活动。由于编者的眼界和水平有限,遗漏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谅解并指正。
【目录】
地理发现篇
 腓尼基人发现南欧
 毕菲发现不列颠群岛
 罗马人发现西欧
 罗马人发现中欧
 罗马人发现尼罗河
 向大洋挑战的亨利
 寻找神话中的游离岛
 俄罗斯人发现北欧
 迪亚斯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的大发现
 平松发现巴西
 印度航线的开拓者伽马
 巴尔波亚发现太平洋
 格里哈利巴发现墨西哥
 麦哲伦的环球之行
 皮萨罗寻宝黄金国
 维拉察诺发现北美东部海岸
 明达尼亚发现所罗门群岛
 托雷斯海峡和澳大利亚的发现
 塔斯曼发现新西兰和大洋洲
漫游江海篇
 鉴真东渡传法
 郑和七下西洋
 库克的三次考察之旅
 澳大利亚的由来
 环球海洋科考处女行
 单身环球航行第一人
 “太阳神”三漂大洋
 潜入世上最深的海底
 首位“入住”海底的人
 第一个单独划船横渡大西洋的人
 长江漂流第一人
挑战极地篇
 前仆后继北极行
 南极探险大角逐
 第一个飞越北极的女人
 ……
挺进沙漠篇
踏遍陆地篇
征服绝顶篇
飞向太空篇
【书摘插画】
暂时没有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