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图文说经典,智慧通古今;知与行并重,思想启人生。

杨宁、张海彤主编的这本《诸子百家之智慧故事》主要选取的是能够反映中国古代人聪明才智的故事,其中很多故事已成为大众熟知的处事格言。

本书结合当下社会现实,用讲故事的方式,让现在的孩子们了解这些典故的由来和运用,将古代文化与现实相结合,不但有助于孩子成语词汇的积累及语文能力的提高,还可以让孩子了解中国历史,并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
【作者】
张海彤,1990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大私塾知行学馆董事合伙人。从事媒体工作多年,是2009年建国60周年《盛世长安图》、2010年《世博胜景图》策划、宣传核心成员。曾著有《百家姓探源》,2006年创作长篇纪实小说《花开,不败》,漓江出版社2014年再版。历经劫波,终于无法抵御教育的魅力。2010年开始策划并组织编写《大私塾教养阶进丛书》,后续将开展国学课程开发及本丛书多版权形式的各项合作。杨宁,首都师范大学在读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师从邹华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思想研究、当代中西方审美文化研究、文学与艺术批评,专攻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内容】
《大私塾教养阶进丛书》诸子百家系列分为《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和《智慧故事》三册。本册《智慧故事》精选80个充满智慧光辉的中国古代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场智慧的交锋:一念之间,在困境中反败为胜;换个思路,问题迎刃而解;抓住机遇,生活游刃有余……编者从诸子经典中汲取营养,对每个智慧故事寻根溯源。读者阅读时,先精读原典,再结合延展的有趣故事,佐以练习,结合当下生活引发思考,读懂经典并学会运用。


《诸子百家之智慧故事》由杨宁、张海彤主编。
【目录】
未雨绸缪
无中生有
以柔克刚
不耻下问
三思而行
因材施教
游刃有余
魏王索郑
引而不发
以逸待劳
愚者千虑
二桃杀三士
乡校听议
一鼓作气
相时而动
按兵不动
声东击西
三字巧谏
知才远见
比美论谏
高枕无忧
围魏救赵
门缝窥夫
田忌赛马
戴盆望天
孟母三迁
群策群力
百闻不如一见
偃旗息鼓
曹冲称象
添字得驴
刮目相看
凿壁借光
断织劝学
先见之明
黄琬巧对
梁上君子
防微杜渐
王戎识李
咏雪妙比
七步成诗
识碑显才
为人大须学问
妙答远近
持重待机
草木皆兵
苻融识贼
以盗治盗
拷皮问主
一箭双雕
快刀斩乱麻
擒贼擒王
宋太宗学书
乘虚而入
熟能生巧
胸有成竹
大智若愚
活字印刷
巧用古城
按图索骥
打草惊蛇
抛砖引玉
一网打尽
双管齐下
一字之师
对症下药
灌水取球
宰牛破案
借刀除逆
摸钟辨贼
司马光砸缸
瓮中捉鳖
尚文论宝
智捞铁牛
调虎离山
草船借箭
空城计
读书五失
纪昀妙对乾隆
神童庄有恭
【书摘插画】
未雨绸缪
【讲故事懂道理】
“未雨绸缪”是指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这个成语最早是出现在《诗经·豳风·鸱鹗》里的。这是一篇以动物的故事寄寓人生感慨和哲理的民歌。大意是:
鸱鹗啊鸱鹗,你夺走了我的孩子,
不要再毁掉我的窝!趁着天未下雨,
我要剥下桑根的皮修补好门窗,
我的手已发麻,嘴也磨破,羽毛也将落尽,
可是我的窝还在风雨中飘摇!
鸱鹗即猫头鹰,在诗里是个恶鸟,诗中描写鸟妈妈在猫头鹰抓去它的鸟宝宝之后,为了防御外来的再次侵害,保护自己的小鸟,不怕辛劳。
后世有说这首诗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写的,据说他因摄政被幼帝成王忌惮误会而离开镐京,后来知道了武庚准备叛乱的情况,十分焦急,便写了名为《鸱鹗》的诗给成王。这首诗以母鸟的口吻,反映了周公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后来,成王无意中在石室里发现了周公的祝辞,深为感动,立即派人把周公请回镐京,并协力平息了叛乱。
现在,人们通常用“未雨绸缪”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防止出现意外。
无中生有
【讲故事懂道理】
老子认为“有”与“无”并不矛盾,而是像“阴阳”、“静动”一般,既相互对立、统一,又能相互依存、转化;“有”与“无”同出于“道”,就像东方与西方那样,相辅相成,相互对照,而不是相互否定,由“有”而见“无”,由“无”而见“有”。也就是说,“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道”自身的表现,所谓“有”与“无”都只是“道”的存在形式的描述而已。
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投靠安禄山的令狐潮与唐将贾贲和张巡在雍丘城激战。贾贲不幸战死,张巡寡不敌众退回雍丘城死守。但是这样下去,雍丘城早晚都会被攻破。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命令手下扎了一千多个草人,深夜时缒下城去。令狐潮见此以为有人偷袭,急忙放箭。张巡由此得到了数万枝箭。后来令狐潮知道中计,等张巡再次命人放草人时便置之不理。张巡每夜都令士兵放草人。有一天晚上,张巡派五百名勇士袭击令狐潮的军营。令狐潮以为是草人,便没当回事。结果,令狐潮的军队被杀得片甲不留,张巡大获全胜。
张巡运用虚虚实实的办法,迷惑敌人,使对方的判断或行动失误,使己方获胜。
以柔克刚
【讲故事懂道理】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李耳,是周朝末年一个管理书籍的官员,学识很渊博,大家都尊称他是“老子”。
后来周朝名存实亡,天下被各个诸侯国分裂。鲁国出现了一个勤奋好问的人名叫孔丘。孔丘听说过他的名声,于是前去拜访,向老子问“礼”。
孔丘见到了老子,老子带着孔丘看了祭祀的礼节、举行祈福祭典的神庙,孔丘都获益匪浅。临行之前提出来了自己的疑惑。老子张开嘴说:“你看我坚硬的牙齿已经没了,但是柔软的舌头仍在。”
老子送孔丘至黄河边,看出来孔丘还在疑惑,就说:“你应该学习水。”孔丘问:“为什么学习水?水有什么好学的呢?”老子就回答说:“天底下最柔软的就是水了,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刚硬的东西都不能阻挡它。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很多人却做不到。”
孔丘终于顿悟了,谦恭的向老子拜了一拜。后来孔丘回到鲁国,和弟子说:“老子的学识渊博,见解深刻。我比不上他。”
P16-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