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三字经》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流传广泛,家喻户晓。

权威译注

北京师范大学名师周剑之译注。

精美插图

融合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插图作品,图文并茂,营造舒适的阅读体验。

权威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一个中央级的出版社,是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出版社之一,独家出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作者】
作者简介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祖籍河南开封,南宋官员、学者。他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研究,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经史学者。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著书立说,一生著述颇富,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译注者简介 周剑之,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公开发表专著《宋诗叙事性研究》一部,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内容】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目录】
暂时没有内容
【书摘插画】

第一章 学习的意义

 

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是那么天真可爱、纯洁无瑕,就像是一块美丽的宝玉。然而,再美的宝玉,假如没有经过细致的加工,没有经过悉心的打磨,也无法成为精美的玉器。我们之所以要从小学习,就是为了锻炼自己,打磨自己。只有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学习,我们才会成为有用的人才,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注释】

性:人天生的性情。

习:习染,指后天环境的影响。

苟:如果。

迁:迁移,改变。

 

【译文】

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原本的性情都是善良的。虽然人的天性很相似,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因而在行为习惯上有了很大的差别。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育,人们善良的本性就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始终如一、专心致志。

 

【点评】

《三字经》以一个深刻的道理开篇:人与人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之所以会在行为习惯上有差异,是由于后天教育的影响。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发扬我们本性里的“善”,塑造出美好的人格。整部《三字经》所关注的,正是教育的问题。

 

【典故趣闻】

南橘北枳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思想家、外交家。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为了侮辱晏子,故意让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着的犯人在他面前经过。犯人经过时,楚王装作不知道,问周围的人说:“这是什么人?他犯了什么过错呢?”旁边的人应和道:“这是齐国人,他偷了别人的东西。”楚王笑着对晏子说:你看,估计你们齐国人都很擅长偷盗吧。

晏子坦然自若,从容地回答说:陛下您知道橘这种植物吧,当它生长在南方时,它就是正常的橘子,味道甜美。而当它在北方长大时,就会变成味道又苦又酸的枳。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南北方水土的不同。同样的道理,我们齐国人在齐国的时候不会偷盗,到了楚国反而学会了偷东西,这恰好说明,有问题的不是齐国人本身,而是您治理的楚国有问题啊!
楚王听了,顿时无言以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注释】

孟母:孟子的母亲。

处:居住。

机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时候的人,住在燕山,所以又被称呼为窦燕山。

义方:做人应当遵守的规矩和法度,后指良好的家教。

俱:都。

惰:懒惰,失职。

 

【译文】

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特别用心挑选居住的地方。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匹,来告诉孟子半途而废的后果。五代时的窦禹钧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在他严格的教育下,五个儿子全都名扬天下。只生养孩子却不用心教育孩子,这是父母的过错。肩负教育的任务却对学生不严格,这是老师的失职。

 

【点评】

这一段承接开篇总论而来,以孟母和窦禹钧为例,证明良好的教育会为子女带来好的影响,并将教育视为父母、老师至关重要的职责,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典故趣闻】

 

孟母教子

 

孟子从小失去了父亲,是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非常注重对孟子的教育。她相信,小孩的成长一定要有良好的环境。为此,她特别细心地挑选居住的地点。

一开始的时候,孟子家住在墓地边上,经常有送葬的队伍来来往往。孟子和邻居的小孩子们玩起了丧葬的游戏,学着那些人挖土和掩埋,模仿他们号哭。孟母见了,皱紧了眉头:“这个地方不利于我儿子的成长。”于是带着孟子搬了家。

第二次他们住在热闹的市集上,旁边住着许多商人和屠夫,他们每天做买卖,还常常杀猪宰羊。孟子受到了影响,常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做生意和屠宰的游戏。孟母见了,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个地方也不利于我儿子的成长。”于是他们再次搬了家。

这一次他们住到了一所学校边上。学校里每天传来读书的声音,孟子时常跑去看,回来后模仿学生们读书的样子,主动学习各种礼仪。这回孟母终于满意了:这才是我儿子应该居住的地方!孟子年纪稍长,正式进入学校读书。有一次,他想偷懒,没等放学就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看到逃学的儿子,生气极了,把织布机上正在织的布匹一刀剪断。孟子大吃一惊,不敢作声。只听孟母心痛地说:你读书就跟我织布是一样的。布
要一缕一缕地织,书要一点一点地读。布要织成一整匹,才能用来做衣服。读书也要坚持,才能学有所成。你这样半途而废,就好比我这剪断的布,之前所有的功夫都白费了。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惭愧不已,从此下定决心,专心学习,再也不逃学了。

 

窦禹钧教子

五代时期的窦禹钧以善于教子闻名。他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以身作则,不但以仁义为立身的根本原则,而且热心帮助乡亲,设立学堂,免费让贫困的孩子上学读书。他自己勤学苦读,并亲自教授儿子们读书写字。当孩子们遇到困惑,他总是耐心地讲解,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方向。

窦禹钧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叫做窦仪、窦俨(yǎn)、窦侃(kǎn)、窦偁(chēng)、窦僖(xī)。在他精心的教育下,五个儿子全都考中了进士,并陆续走上了仕途。人们都佩服窦禹钧的教育方法,把他的五个儿子称为“窦氏五龙”。还有人专门写了一首诗,赞扬窦禹钧教子的成就:“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诗歌把窦禹钧比喻为智慧的老椿树,把五个儿子比喻为桂树上的花枝,形象体现了窦氏家族的兴盛繁荣。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

子:指子女。

非:表示否定。宜:适当。

何:什么。为:作为。

琢(zhuó):雕琢。

器:器物,用具。

 

【译文】

小孩子不认真学习,是不合适的。幼小的时候不刻苦读书,将来长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玉石如果没有经过加工打磨,就无法成为精美的器具。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点评】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玉”有着很特殊的含义,古人常常用美玉来比拟君子的美德。不过,真正的美玉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被看到的,而是需要经过细致的打磨,才能呈现出温润的光泽,成为精美的器具。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地说明,要想成为具有美德的君子,就必须通过学习打磨自己。

 

【典故趣闻】

 

从神童到凡人

宋代有一个名叫方仲永的孩子,家里世世代代都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出过读书人。仲永五岁时,有一天突然大哭起来,吵着要纸和笔。父亲很惊讶:“这孩子从来没碰过这些东西,为什么突然想要呢?”父亲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赶紧借来了纸笔。仲永拿起笔来,在纸上迅速地写出了一首诗。父亲拿给乡里的秀才看,秀才们都赞不绝口。从那以后,仲永无论遇到什么事物都能马上有感而发,写出诗来,而且写得非常好。

面对这样一个天才的神童,大家都惊叹不已。许多人来请仲永父子去做客,或者给他们一些钱,让小仲永表演当场作诗的本事。父亲看到收入可观,非常高兴,整日里带着小仲永参演宴会、拜见达官贵人,却从来没有让小仲永踏踏实实地去上学读书。

就这样,仲永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也没有时间用心学习。等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他写的诗就已经退步了。当时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见到了仲永,发现他的诗远没有传说中那么精彩。

再过了几年,王安石又问起仲永。别人回答说:“他的天才完全消失啦,现在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王安石听了,感慨万千:“有天赋的人不好好读书,尚且会落得这样的下场。那么普通人不好好读书,岂不是更加一事无成?”

 

薛谭学唱歌

古时候有个名叫薛谭(xuētán)的人,他跟随当时唱歌唱得最好的老师秦青学艺。学了一段时间以后,薛谭觉得自己唱得很好听,以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学全了,非常得意,于是向老师告辞,打算回家。秦青知道薛谭的心思,但没有劝阻他。

等到临别这天,秦青为薛谭摆酒送行。喝过送行酒后,秦青打着节拍,唱起了送别的歌曲。那歌声慷慨悲壮,抑扬动听。歌声穿过树林,连树木都仿佛受到了歌声的振动;歌声飞上天空,连白云都仿佛被歌声阻住了前进的脚步。薛谭只听得心旷神怡,几乎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听到这样优美的歌声,薛谭终于意识到:自己唱歌的技艺远不如老师高超,自己学到的东西还只是一些皮毛而已,就这样放弃学习、告辞回家是多么错误的决定呀!于是薛谭赶紧向秦青道歉,请求留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从那以后,薛谭专心学唱,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