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本书《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18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出版83次,获得1999年“尼刻奖”读者选择奖,英译本入围2004年都柏林文学奖。
与《百年孤独》《檀香刑》共同被台湾大学“魔幻写实专题读书会”(骆以军指导)列入十本。
被诺贝尔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二S时间》)称为“辉煌壮丽的作家”,并视为叛逆的同路人。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是一部由一百多个特写、故事、随笔片段集结而成的一部多层次、多情节的小说。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连缀起来又是一部遍布伏笔与呼应的绝妙长篇。错综复杂的叙事方法带给读者解谜一般的阅读乐趣。
既易懂而又深刻,既简朴而又饱含哲理,既意味深长而又不沉郁。在托卡尔丘克的小说中,日常生活获得了少有的稠度,充满了内在的复杂性、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耐人寻味的转折和动荡不安的戏剧性。
马尔克斯式的历史,辛波斯卡式的时间,耶利内克式的文化身份,在托卡尔丘克的笔下融合。
护封采用正反两面印刷,一面是“白天的房子”,一面是“夜晚的房子”。

作者简介

作者:(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 译者:易丽君;袁汉镕


当代欧洲重要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多次获得波兰权威文学大奖“尼刻奖”;
作品被翻译成27种语言;
2017伦敦书展重点作家,被英国出版业龙头杂志the Bestseller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推荐;
小说改编电影《糜骨之壤》(Pokot)入围2017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获得银熊奖阿弗雷鲍尔奖、入选奥斯卡奖波兰选送影片;
获得2015年欧洲Brückepreises国际奖。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生于1962 年。当代波兰Z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毕业于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87年以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而后接连出版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E.E》《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等,受到波兰评论界的普遍赞扬。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观照波兰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生活。两次获得波兰文学Z高荣誉“尼刻奖”评审团奖,四次获得“尼刻奖”读者选择奖。
易丽君,生于193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资深翻译家。两次获得波兰总统授予的波兰共和国十字骑士勋章,三次获得波兰国民教育委员会文化功勋奖章,被波兰共和国议会授予“波兰语言文化大使”称号。译有显克维奇历史小说三部曲、《塔杜施先生》《费尔迪杜凯》《被禁锢的头脑》《先人祭》等。
袁汉镕,生于1933年。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与易丽君合译显克维奇历史小说三部曲等。

 

 

 

目录

目 录
译序 文学创作中的七巧板

玛尔塔
如此这般
新鲁达广播电台
马雷克?马雷克

小汽车日
阿摩斯
豌豆
腔棘鱼
关于皮耶特诺的旅游指南
弗拉蒙利纳
蘑菇性
Ego dormio et cor meum vigilat
舍瑙的库梅尔尼斯传
库梅尔尼斯生平的开端
库梅尔尼斯的童年
初到本笃会修道院
开始见习修行准备献身主的时期
库梅尔尼斯逃进山中的荒野在那里受到魔鬼的诱惑
库梅尔尼斯使卡尔斯堡的康拉德的孩子们恢复了健康
库梅尔尼斯医治染病的灵魂和由于心灵空虚而带来的痛苦
库梅尔尼斯艰难走到修道院发愿修行
库梅尔尼斯的父亲强行接女儿回家
库梅尔尼斯遭到自己父亲不光彩的劫持和禁闭
库梅尔尼斯在被禁锢中祈祷
库梅尔尼斯的奇迹
魔鬼再度到来和他的三次诱惑
库梅尔尼斯遭受折磨和殉难
结尾
做假发的女人
边界
彗星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母鸡,公鸡

网络中的梦
忘却
德国人
彼得?迪泰尔
大黄
宇宙进化论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书信
大麻做的糕点
网络中的梦
星历表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青草过敏
弗兰茨?弗罗斯特
他的妻子,他的孩子
酸奶油焖毒蝇菌的方法
玛尔塔,她的死亡模式
气味
库梅尔尼斯Hilaria中的幻景
圣体圣血节

怪物

水灾
钉子
未卜先知者
占卜种种
二S人
白色
七月的满月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酸奶油拌令人发愁的牛肝菌
热浪
词语
埃戈?苏姆
悲伤和比悲伤更糟的感觉
网络中的两个小梦
剪头发
玛尔塔创造了类型学
府邸
我的府邸
屋顶
刀具匠
森林轰然崩塌
带锯子的人
埃戈?苏姆
半生在黑暗中度过
蘑菇
用马勃菌制作甜点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尾声
芦荟
篝火
感谢上帝——波兰人
锡盘子
保姆
刀具匠们的赞美诗
寻宝
大丽花——天竺牡丹
重复,发现
毒蝇菌蛋糕
他和她
沉默
她和他
“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在月蚀之前,R这么问道
月蚀
玛尔塔的苏醒
在顶楼上整理
新鲁达
缔造者
拯救机
我们走,我说,明天是万圣节
从天空预测

 

 

文摘


第*夜我做了个静止的梦。我梦见,我是纯粹的看,纯粹的视觉,既没有躯体也没有名字。我高高固定在谷地上方,戳在某个不明确的点上,从那里我看到了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我在看中活动,可我仍留在原地。这多半是我所看的世界在迁就我,听令于我,当我看它的时候,它一会儿离我近点,一会儿离我远点,这样我就能一下子看到一切,或者只看到它们那些最微小的细节。
于是我看到谷地,谷地里有幢房子,就在谷地的正中央。但这既不是我的房子也不是我的谷地,因为二者中任何一件都不属于我,因为我也不属于我自己,甚至没有我这么个人。我看到环形的地平线,它从四面八方将谷地封闭了起来。我看到汹涌、混浊的湍流,从山丘之间流过。我看到树木用强壮的腿脚插进了泥土里,宛如静止不动的独脚兽。我看到的这种静止状态是表面的。只要我愿意,我就能穿透表象。那时我就能看到树皮下面活动的水和树液的涓涓细流,它们来来往往、上上下下地循环流动着。在房顶下面我看到睡觉的人们的躯体,他们的静止不动同样是一种表象——心脏在他们体内轻微搏动,血液咕嘟奔流,甚至他们的梦也不是现实的,因为我能看出它究竟是什么:是一小片一小片搏动着的图像。在这些沉睡的躯体中没有一个离我近一点,也没有一个离我远一点。我随意望着他们,在他们纷乱繁杂的梦的思维活动中我看到了自己——就在这时我发现了这个古怪的事实。发现我是纯粹地看,没有反应,没有任何看法,没有观感。我很快又发现了另一个事实——我同样善于通过时间看,如同我能在空间上改变视点一样,我也能在时间上改变视点,这就如同我是电脑屏幕上的游标,只不过它是自行移动,或者说,它干脆就不知道移动它的那只手的存在。
我在做梦,我觉得时间走得没有尽头。没有“以前”,也没有“以后”,我也不期待任何新鲜事物,因为我既不能得到它,也不能失去它。夜永远不会结束。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甚至时间也不会改变我看到的东西。我看着,我既不会认识任何新的事物,也不会忘记我见到过的一切。

玛尔塔
第*天一整天我们走遍了自己的土地。胶鞋陷进了泥土里。土地是红色的,弄脏的双手染成了红色,洗手的水流出来的是一摊红色的稀泥浆。R 不知是第几次察看了果园里的树木。那都是些老树,灌木般稠密,繁茂地朝四面八方生长。这样的树木肯定不能结出什么果实。果园一直延伸到森林,延伸到黑黝黝的云杉墙边停住。云杉挺立犹如军人的队列。
午后又开始雨雪纷飞。水汇集在泥土地里,形成一道道细流,一条条小溪,从山上径直流向房子,渗透进墙里,消失在墙下的某个地方。我们被不间断的淙淙声弄得惴惴不安,举着蜡烛朝地下室走去。一条湍急的小溪流顺着石头台阶流淌,冲刷着石头地面,流向低处,朝着池塘的方向流走了。我们遽然憬悟,房子是建在河中的!不知是哪个冒失的家伙轻率地把它建在流动的地下水里,现在已经是束手无策了,一点办法也没有。唯独能做到的只是去习惯这永恒的、沉闷的淙淙流水声,去习惯那不平静的梦境。
第二条河在窗外——这是一条聚满了浑浊的红色水流的小溪,它从下边没精打采地侵蚀着静止不动的树根,然后消失在森林里。
从长方形房间的窗口看得到玛尔塔的房子。三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玛尔塔是个什么人?她谈到自己时每次说的都不一样。每次她告诉我们的出生年月都不相同。对于我和R 而言,玛尔塔只是夏天存在,冬天消失,像这里有关的事物一样。她身材矮小,满头灰白发,牙齿缺了不少。她的皮肤——皱巴巴的,干燥而温热。我知道这一点,因为我们见面时相互亲吻过,甚至笨拙地相互搂抱过,我闻到过她的气味,一种勉强晾干的潮湿气。这气味总是遗留下来,无法消除。“雨淋湿了的衣服要洗干净。”我母亲常这样说,可她总是毫无必要地什么都洗。她打开橱柜,拉出干净的、上过浆的被套和床单往洗衣机里扔,仿佛没有用过的东西和用过的东西一样脏似的。潮湿的气味本身总是令人不快的。然而玛尔塔的衣服上,她的皮肤上散发出的气味却令人感到熟悉和亲切。如果玛尔塔在这里,所有的东西都会在它们自己的位置上,一切都是整整齐齐、有条不紊的。
第二天一到傍晚玛尔塔立刻就来了。我们首先是喝茶,然后喝去年酿的野玫瑰酒——颜色暗而稠浓,是那么甜,以致喝下第一口头就发晕。我从硬纸盒里拿出一本本书。玛尔塔双手捧着酒杯,兴味索然地望着我的动作。我想玛尔塔看不懂书。我觉得她不识字。这是很可能的,因为她已老得足以错过普及教育的时间了。文字不曾吸引过她的目光,不过关于这件事我从来没有问过她。
两条兴奋的母狗进进出出来回跑。它们的毛上带来了冬天和风的气味;它们在烧得很旺的炉灶旁取暖,然后又想往果园里跑。玛尔塔用瘦骨嶙峋的长手指抚摸着它们的背脊,反反复复对它们说,它们是漂亮的狗。就这样整个晚上她只对母狗说话。我皱着眉头望了望她,同时把我的书籍摆放到木头书架上。墙上的一盏小灯照亮了她头顶羽饰般稀疏的头发,她把头发扎成一根小辫子垂在脑后。

 


【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