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杨昭,博士,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天津大学硕士博士、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学院博士后出站。
【内容】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制冷、空调与热泵相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制冷与热泵新技术的发展而编写的教材和技术参考书。
全书共分9章。章绪论,介绍了国内外制冷与热泵技术的发展史;第2章制冷与热泵原理,重点分析了各种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过程及其改进的热力学基本原理;第3章制冷剂、载冷剂与润滑油,重点给出了各种制冷剂的性质、特点及环境特性;第4章~第6章分别介绍了各种压缩机、换热器及节流机构和辅助设备;第7章介绍了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与热泵系统;第8章制冷与热泵系统及应用,较地列举了制冷与热泵的分类及主要性能;第9章制冷与热泵的围护结构,简要介绍了建筑物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和冷库设计等相关技术。
本书首先是为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热能与动力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或制冷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用书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制冷、空调与热泵产品设计、生产及服务的技术人员和从事能源和节能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

1.1 制冷、空调和热泵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1

1.2 制冷、空调与热泵的分类与应用  2

1.3 制冷与热泵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

第2章 制冷与热泵原理 7

2.1 制冷与热泵的理想循环  7

2.2 蒸气压缩制冷与热泵的理论循环  8

2.3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的特点 18

2.4 蒸气压缩制冷与热泵的实际循环 20

2.5 双级压缩循环与复叠式循环 21

第3章 制冷剂、载冷剂与润滑油  25

3.1 制冷剂 25

3.2 载冷剂 38

3.3 蓄冷与蓄热 40

3.4 润滑油 42

第4章 压缩机  46

4.1 压缩机的分类 46

4.2 活塞式压缩机 47

4.3 螺杆式压缩机 57

4.4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67

4.5 涡旋式压缩机 71

4.6 离心式压缩机 77

第5章 换热器  86

5.1 换热器的分类和强化 86

5.2 冷凝器 89

5.3 蒸发器 92

5.4 通用换热器 94

5.5 CO2气体冷却器  98

第6章 节流机构和辅助机构 107

6.1 制冷与热泵系统的节流机构  107

6.2 辅助机构  116

6.3 制冷与热泵运行及安全控制机构  122

第7章 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与热泵系统 129

7.1 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与热泵的基本原理  129

7.2 吸收式制冷与热泵系统  129

7.3 吸附式制冷与热泵系统  138

第8章 制冷与热泵系统及应用 141

8.1 电冰箱和冷柜  141

8.2 房间空调器与单元式空调机  143

8.3 多联式空调 (热泵)机组  150

8.4 冷水 (热泵)机组  152

8.5 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  155

8.6 水 (地)源热泵机组  164

8.7 热泵热水机  168

8.8 燃气机热泵  169

8.9 热泵除湿机和干燥机  175

8.10 大型盐水制冰机组 177

8.11 汽车空调 180

8.12 制冷与热泵系统的机房设计 183

第9章 制冷与热泵的围护结构 190

9.1 空气调节和供暖的定义  190

9.2 空气调节的分类  191

9.3 房间或建筑物的空气调节  192

9.4 围护结构冷暖负荷计算  194

9.5 中央空调和热泵供热终端系统简介  199

9.6 供暖系统终端分类  201

9.7 冷库  203

附录 212

附录A 制冷与热泵的标准和法规 212

附录B 制冷剂图 215

附录C 湿空气的焓湿图 219

附录D 细颗粒物PM2.5  222

附录E 主要符号表及缩写 223

参考文献 225
【媒体评论】

以热力学基本原理分析热泵节能机理,建立热泵理论与技术体系,力求反映*的热泵学知识,把热泵理论和热泵设计知识地融为一体,强化热泵的新结构、新理论和新设计方法。对各种热泵设计要点进行剖析。分析热泵工质的现状和未来走向,结合建筑节能和电力系统削峰填谷的热泵技术。本书在治理大气污染和碳减排中有重要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