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作者】
杨慧丽,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法学硕士,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方向)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持有法律职业资格A证、企业法律顾问职业资格证、国有企业三级法律顾问证书,先后就职于北京市知名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事业部.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世界五百强上市房企总部、历任法务、投资业务经理、总监等职务,挂职地方城投企业领导职务,有城投产业经营管理经验。现为应急管理部附属华北科技学院专任教师。 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及外文刊物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局级课题,研究领域涉及房地产金融、矿地复垦及农地流转等制度、法律政策研究,多次于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上述相关研究方向的报告。
【内容】
集约利用土地、保障耕地红线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矿业用地整合提效作为实现此目标的突破口,意义重大。本书从土地使用权利配置视角对矿业用地盘活进行研究,依据矿业活动生命周期理论,从矿业用地整体入手,深入矿地的差异化类型,剖析其在不同时间节点的盘活特征、模式及障碍与克服机制,并结合法理,检讨、完善现行土地法律于矿地盘活而言的制度缺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研究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问题的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研究进展
1.2.2研究进展的评述
1.3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3.3技术路线
2基础理论及启示
2.1权利理论
2.1.1权利的界定
2.1.2权利的配置
2.1.3权利冲突及其化解
2.2法律行为理论
2.2.1理论概述
2.2.2对本书研究的启示
3矿业用地盘活的内涵研究
3.1矿业用地的概念与类型
3.1.1矿地概念分析
3.1.2矿地类型分析
3.2矿地盘活的含义与性质
3.2.1矿地盘活的含义分析
3.2.2矿地盘活的性质分析
3.3小结
4矿地准入期的盘活研究
4.1盘活模式的来源与依据
4.2盘活的模式
4.2.1土地使用权准入矿业的判定模式
4.2.2现行法之内地权初始配置的优化模式
4.2.3现行法之外地权初始配置的构建模式
4.2.4矿地使用权初始配置后的调整模式
4.3不同类型矿地的具体盘活路径
4.3.1类型矿地的权利配置路径
4.3.2权利属性匹配下的类型矿地使用权优化
4.4盘活的障碍与对策
4.4.1矿地使用权优化配置的导向不明
4.4.2矿地使用权优化配置的路径不足
4.5小结
5矿地利用期的盘活研究
5.1盘活模式的来源与依据
5.2盘活的模式
5.2.1矿企提升矿地综合效益的模式
5.2.2矿地使用权让渡于第三方的模式
5.2.3盘活模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5.3不同类型矿地的具体盘活路径
5.3.1权利状态差异矿地的权利更正
5.3.2权利状态差异矿地的权利流转
5.3.3使用期限差异矿地的优化处置
5.4盘活的障碍与对策
5.4.1矿地利用状态影响盘活模式实现程度
5.4.2外部不经济致矿企怠于提升矿地效益
5.4.3税费征收不合理降低矿地利用效益
5.5小结
6矿地复垦期的盘活研究
6.1盘活模式的来源与依据
6.2盘活的模式
6.2.1复垦启动的盘活模式
6.2.2复垦运行的盘活模式
6.2.3复垦收益的盘活模式——拓展复垦土地指标收益
6.3不同类型矿地的具体盘活路径
6.3.1复垦义务主体差异的矿地类型影响资金筹措方式
6.3.2毁损状态差异的矿地类型引发复垦权责问题
6.3.3性质可逆性差异的矿地类型影响复垦用途选择
6.4盘活的障碍与对策
6.4.1基础信息缺失致复垦风险增大
6.4.2复垦试点政策的相关问题
6.5小结
7矿地退出期的盘活研究
7.1盘活模式的来源与依据
7.2盘活的模式
7.2.1有复垦义务人矿地盘活模式
7.2.2历史遗留毁损矿地盘活模式
7.3不同类型矿地的具体盘活路径
7.4盘活的障碍与对策
7.4.1矿企资产变现困难
7.4.2失业矿工安置困难
7.4.3矿地之上占有或使用权利的处理
7.5小结
8矿地盘活法律制度的完善
8.1矿地盘活法律内容的完善
8.1.1矿地盘活条件相关法律
8.1.2矿地盘活客体相关法律
8.1.3矿地盘活主体相关法律
8.1.4矿地盘活内容相关法律
8.1.5矿地盘活评价相关法律
8.2矿地盘活法律体系的完善
8.2.1法律体系梳理
8.2.2法律体系完善
8.3矿地盘活相关法律的修订建议
8.3.1民商事法律——规制市场行为
8.3.2行政法律——规制政府行为
8.3.3法律条款修订建议/制定建议的归纳
8.4小结
后记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