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推荐语】
1.流失海外艺术珍品高清原色出版。2.原色精印,利于临摹教学、鉴赏研究。
【作者】
马炜,号朴斋,别署白圆,陕西合阳人,民盟盟员。1999年考取西南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师从周永健、荀运昌、秦效侃、曹建先生。书风淳厚,精研楷、隶,于汉唐碑拓的鉴藏尤为倾心。现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书画史的教学与研究。编著有《千古文人桃源梦》《云峰刻石大系》等。蒙中 (笔名竹庵),艺术家,自由撰稿人。四川美院客座教授。七十年代出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近年移居大理,建“竹庵”,隐于苍山洱海间。迄今已出版编著数种。个人作品集、散文随笔集十余种。
【内容】
本书中除了一件比较特殊的《景教人物图》,其余收录的都是菩萨画像。景教在唐代拥有不少的信众,而且帝王也大多对其弘护有加。出自敦煌赣经洞的这幅作品,基本还是以落萨画像作为绘制模板,这既反映了当地的信仰状况,也说明供养人及国工对景教圣者的理解并没有脱离当时流行的造像图式。《文殊菩萨图》呈半圆状,不论从构图还是技法上看,理应和《敦煌遗珍(菩萨2)》中的《普贤菩萨图》组成一幅场面更为宏大的完整作品。一边是文殊,一边是普贤,各自带领众随从前往灵鸳山听佛说法——有菩萨、天王,也有引人注目的昆仑奴。拼合而成的大幅画面,顶部为拱形,各方面都遵循着大曼茶罗画的对称布陈。不难推测,原来的作品本应悬挂于石窟佛龛的后缴之上,或石窟前厅墙壁的最很好。书中收录了几件观世音菩萨画侈,其中包括水月观音、十一面观音。其创作年代大约在10世纪前后,用色,线描等水平明显要比唐代逊色不少。三幅以地藏菩萨为题材的作品,是五代、北宋时期所作。
【目录】
《敦煌遗珍.菩萨.3》无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