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推荐
【内容】
本手册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讨论代码的功能、编码过程,以及在质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如何撰写分析备忘录;2.系统地描述能普遍应用于质性资料分析的各式各样的编码方法;3.为读者提供可供编码和进一步分析的质性资料的资源,值得推荐的应用程序、示例和练习。本手册不解决诸如质性研究如何设计或如何实施访谈或参与式实地观察的问题。这些内容已经在其他研究方法著作中有过充分详尽的讨论。本手册特别关注代码和编码以及它们在质性资料分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致力于以简洁、清晰的线条勾勒出编码方法的全部内容,成为其他研究方法著作的有效补充参考。本手册旨在帮助读者高效地完成质性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提炼出可靠、扎实的论断和观点,为完成最终的研究论文打下基础。
【目录】
1代码与编码概述
本手册的目的
代码是什么?
编码示例
编码模式
编码过滤器
作为一种启发式的编码
编纂与归类
从代码到类别
再编码和再归类
从代码、类别到理论
代码与主题的区别
什么被编码?
社会组织单元
编码者
编码资料的数量
编码机制
资料编排
预编码
初步笔记
编码时应考虑的问题
对比资料的编码
代码数量
“拼装”和“拆卸”资料
质性代码的合理数量
编码本或编码清单
手工与计算机辅助编码
手工编码
电子化编码
CAQDAS资料格式
CAQDAS的编码性能
CAQDAS查找与检索
单独编码和团体编码
协作编码
单独编码
编码中必要的人格特质
论方法
对编码的批评
作为一种技艺的编码
2撰写分析备忘录
撰写分析备忘录的目的
什么是分析备忘录?
分析备忘录示例
反思和折射
对分析备忘录编码和分类
由分析备忘录生成代码和类别
扎根理论及其编码准则
视觉资料的分析备忘录
文件及物品
现场直播与视频记录
推荐指导
3第一轮编码方法
编码周期
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法
关于编码决策的不同视角
研究问题的定位
编码范式,概念和方法论的考量
编码与先验目标
混合方法研究中的编码
探索性编码
“默认”的编码方法
新的混合编码方案
选择编码方法的一般准则
难以抑制的担忧
第一轮编码方法概述
编码方法介绍
语法编码法
属性编码
赋值编码
子码编码
同时编码
要素编码法
结构编码
描述编码
实境编码
过程编码
初始编码
情感编码法
情绪编码
价值观编码
对立编码
评价编码
文学和语言编码法
拟剧编码
母题编码
叙事编码
言语交流编码
探索式编码法
整体编码
临时编码
假设编码
程序编码法
协议编码
文化素材主题分类目录编码(OCM)
领域和分类法编码
因果编码
资料主题化
元综合和元集成
4第一轮编码后
编码后的过渡阶段
折衷编码
代码映射和代码全景图
代码映射
代码全景图
操作模型图
其他过渡方法
桌面分类法
从代码到主题
与同行“清谈”研究
过渡到第二轮编码方法
5第二轮编码方法
第二轮编码方法的目的
第二轮编码方法概述
第二轮编码方法
模式编码
集中编码
主轴编码
理论编码
精细编码
纵向编码
6第二轮编码后
编码后和写作前的过渡
聚焦策略
“靠前”名单
研究的“三位一体”
代码编排
从编码到形成理论
理论的要素
类别的类别
作为理论来源的类别和分析备忘录
关于格式
用富文本强调
标题和副标题
让你的发现“一目了然”
撰写编码
排序和重新排序
分析故事线
一次一件事
从结论开始
他人的帮助
同行和在线帮助
寻找“宝藏”
尾声
附录A现场记录,访谈转录和编码示例
附录B分析方法术语表
附录C提高编码和质性资料分析技能的练习活动
附录D译名汉英对照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