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时光五载已过,我们又在此基础上精编出这套“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十六种。经再次遴选,本丛书不仅每册新增加五万余字,而且每册还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原名玉堂,福建龙溪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19年去美国留学;后转赴德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教授。1932年起,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抗战开始后,赴美国任教,并从事写作活动。著有《翦拂集》
【目录】
祝土匪
论谈话
纪春园琐事
中国人之聪明
一张字条的写法
说浪漫
狂论
一篇没有听众的演讲

女论语
杂说
我的戒烟
春日游杭记
萨天师语录
一 东方病夫
二 东方文明
三 新时代女性
四 丘八
五 萨天师与东方朔
六 文字国
七 上海之歌
八 市场的苍蝇
论政治病
论东西文化的幽默
思满大人
大暑养生
做文与做人
说潇洒
说本色之美
中国的国民性
孤崖一枝花
无花蔷薇
烟屑
母猪渡河
人生的乐趣
论躺在床上
清算月亮
论性灵
……
【内容简介】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亦如他的社会观、政治观和历史观一样复杂。林语堂自幼耳濡目染于“亲情似海的基督教家庭”,他念的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教会办的学校;宗教观念深铭其心。以后长期生活在西方文化环境,受到系统的西方文化熏陶,而又对中国的儒、道、佛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因而他在理解中国的传统和现实、选择人生时,往往带着西洋绅士的头脑和眼光。
林语堂的散文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如“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林语堂散文的语言杂收并蓄,各色兼用,像旧时公文的程式用语,时下流行的政治口号等等,都可以在他散文中看到。这实际上是体现了林语堂先生的文学语言观念。他主张文学语言可以将文言、白话、外来语及方言俗语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白话的文言”式的特殊语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