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曾创造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的骄傲。然而,我们也不应忘记,在那艰苦卓绝的年代,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创立了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这些蓬勃发展的“战火中的大学”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曲士培教授细心考察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高等教育,相信本书以及本书所论述的课题能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之中的高教事业带来意味深长的启示。
【目录】
前言
章 抗战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一、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二、实行文化教育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
 三、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
 四、论新民主主义教育
第二章 抗战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大发展阶段
 二、大整顿阶段
 三、大提高阶段
第三章 抗日军政大学
 一、期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抗日红军大学诞生
 二、第二期 适应抗战需要 抗大公开招生
 三、第三期 确定教育方针 发挥创造能力
 四、第四期 学校规模大发展 民主精神大发扬
 五、第五期 全校工作大检查 总校东征晋察冀
 六、第六期 粉碎日寇进攻 坚持敌后办学
 七、第七期 认真总结经验 发展教育事业
 八、第八期 积极准备反攻力量 抗大总校返回陕北
 九、抗大分校
第四章 陕北公学
 一、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成长
 二、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
 三、教学原则和学习方法
 四、革命的校风——忠诚、团结、紧张、活泼
 五、陕北公学分校
第五章 鲁迅艺术文学院
 一、成立经过
 二、初创时期
 三、从改制到改编
 四、在新民主主义的旗帜下前进
 五、朱德对鲁艺的殷切期望
 六、向“正规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七、在整风运动中总结经验教训
 八、沿着党的文艺路线继续前进
 九、文艺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第六章 延安大学
 一、初期概况
 二、整风后的组织调整
 三、关于教育方针、学制和课程
 四、关于教学方法
 五、关于教员和学员的基本情况
 六、发扬民主精神 开展生产运动
 七、响应党的号召 为完成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第七章 中共中央党校及其他院校
 一、中共中央党校
 二、华北联合大学
 三、中国女子大学
 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
 五、中国医科大学
 六、自然科学院
 七、军事学院
 八、民族学院
第八章 办学的若干经验
 一、关于教育原则
 二、关于教育计划
 三、关于教学方法
 四、关于政治工作
结束语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区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创立了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培养了几十万革命干部和各种专门人才,在抗战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本书关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解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有关高等院校的概况等三方面的内容,着重介绍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大学、并对当时办学的若干经验作出了一些初步的评价。
【1元秒杀专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