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作者简介】
郭建宁:1990年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中国哲学、文化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要著作有:《艰辛探索的哲学轨迹——1956至1966年*的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目录】
导论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验教训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沿问题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前景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源、途径和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文化根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途径和特点
二 思想文化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二)科学与玄学的论战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
(一)陈独秀、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传播
(二)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传播
(三)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四)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
四 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一)早期的哲学思想
(二)哲学思想的初步阐发
(三)从初步阐发到形成的中间环节
(四)哲学思想形成的标志之一
(五)哲学思想形成的标志之二
五 哲学思想的运用与展开
(一)的军画哲学
(二)的领导哲学
(三)的文化哲学
六 建国初期的学习热潮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情况
(二)《实践论》《矛盾论》的重新发表
七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动力论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论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
(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论
八 晚年的哲学探索
(一)认识论的开拓
(二)辩证法的思考
(三)哲学普及与解放的尝试
(四)哲学探索的初步评价
九 晚年的失误与“文化大革命”
(一)阶级斗争扩大化
(二)社会主义认识的片面性
(三)晚年思想研究的方法论
(四)晚年失误的哲学根源
(五)“文化大革命”期间若干思潮评析
十 实践标准与解放思想
(一)实践标准与“两个凡是”
(二)实践标准与思想解放
(三)实践标准与实事求是
十一 人道主义与异化
(一)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始末
(二)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三)关于异化问题的讨论
十二 实践唯物主义和主体性
十三 全球化与文化选择
附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论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系统地、总体地研究与把握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真回顾、总结、梳理、反思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热点问题、经验教训、发展趋向,对于推动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的方向和目标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与内在机制,试图总结出深层次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有新的突破;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些争议颇多、复杂性和敏感性很强的争论问题,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说,有新的进展,总结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有新的概括。
本书立足于学术前沿,以开阔的视野,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对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研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适合理论工作者、大学生和其他广大读者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