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冶金学名词(全藏版)》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冶金学基本名词。全书分为总论、采矿、选矿、冶金过程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金属学、金属材料和金属加工9部分,共4917条。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冶金学规范名词。
【目录】
卢嘉锡序
钱三强序
前言
编排说明
正文
01.总论
02.采矿
02.01 一般术语
02.02 生产探矿
02.03 矿山测量
02.04 岩石力学
02.05 凿岩爆破
02.06 井巷工程
02.07 露天采矿
02.08 地下采矿
02.09 特殊采矿
02.10 矿山安全及环境工程
02.11 矿山机电
03.选矿
03.01 一般术语
03.02 破碎、筛分及分级
03.03 富集(不包括浮选)
03.04 浮选及药剂
03.05 固液分离
03.06 辅助设施及检测
04.冶金过程物理化学
04.01 冶金过程热力学
04.02 冶金过程动力学
04.03 冶金电化学
04.04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04.05 计算冶金物理化学
05.钢铁冶金
05.01 炼焦
05.02 耐火材料
05.03[含]碳[元]素材料
05.04 铁合金
05.05 烧结与球团
05.06 炼铁
05.07 炼钢
05.08 精炼、浇铸及缺陷
06.有色金属冶金
06.01 单元过程及一般术语
06.02 重金属冶金
06.03 贵金属冶金
06.04 轻金属冶金
06.05 稀有金属冶金
06.06 稀土金属冶金
07.金属学
07.01 晶体学
07.02 晶体缺陷
07.03 合金相及扩散
07.04 相变
07.05 热处理
07.06 形变及再结晶
07.07 断裂与强化
07.08 检查及分析
07.09 显微组织
08.金属材料
08.01 力学性能
08.02 腐蚀
08.03 粉末冶金
08.04 钢铁材料
08.05 有色合金材料
08.06 功能材料
09.金属加工
09.01 一般术语
09.02 轧制
09.03 锻压、拉拔、挤压及其他
09.04 加工设备
09.05 冶金产品及缺陷
09.06 检测
附录
元素表
英汉索引
汉英索引
【前言】
冶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今在材料科学领域仍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应用*广泛的技术学科之一。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的领导下,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共同筹备了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本委员会”),于1992年3月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由魏寿昆任主任,仲增墉、余兴远和吕其春任副主任,委员有44位专家,并聘请王之玺、王淀佐、师昌绪、徐采栋为顾问。本委员会根据全国名词委的布署并遵循全国名词委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负责审定我国冶金学汉语名词,使其达到规范化要求。
  在七年多时间内,本委员会召开了两次全体委员参加的审定会和多次由主任、副主任、各大组长和秘书参加的工作会议。从确定冶金学名词的学科框架人手,进而对收录的名词进行认真细致的审定。为了确保名词审定的质量,还向全国与冶金学有关的科研、教学、设计、情报和出版等方面的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并与全国名词委已公布出版的名词进行了协调。全国名词委外国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审定协调了冶金学名词中以外国科学家姓名命名的名词。在整个审定过程中,本委员会四易其稿,对某些部分作了较大修改。1997年全国名词委委托王之玺、王淀佐和师昌绪对冶金学名词进行了复审,现经全国名词委批准公布。
  本委员会对公布的冶金学名词作如下说明:
  1.本次公布的名词共分9部分,即:总论、采矿、选矿、冶金过程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金属学、金属材料和金属加工。这样划分主要是为了便于按学科概念体系进行审定,并非严谨的学科分类。
  2.所收词目为冶金学的基本词、常用词和重要词。为照顾学科的系统性,适量收集了一些跨学科的与冶金学密切相关的基础词。
  3.各部分的名词在本书内不交叉重复,一个名词只出现一次。采取的原则其一是:服从重要性,如“破碎”、“筛分”等名词是“选矿”*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这方面的名词就收录在“选矿”中,“耐火材料”、“粉末冶金”等部分就不再收录;其二是服从先后顺序,如“烧结”部分的名词既可放在“钢铁冶金”又可放在“有色金属冶金”,因“钢铁冶金”部分编排在前,故“烧结”部分的名词就收录在“钢铁冶金”部分。为便于查阅,本书附有英汉索引和汉英索引。
  4.本书公布的“采矿”名词主要包括金属矿开采的部分。对非金属矿开采,特别是煤炭开采,则另有专册。核工业、硅酸盐工业及建筑业所用的“采矿”名词,可从本书中选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