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目录】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4 设计条件
5 一般规定
6 预热方式及选择
7 预热工艺流程及预热设施布置
7.1 骨料储存与供应
7.2 混凝土组成材料预热
7.3 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8 预热系统规模及热负荷
9 设备选择与布置
9.1 加热设备
9.2 锅炉及锅炉房
10 管道及管道保温设计
11 安全防火与环境保护
12 主要技术指标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混凝土拌和物、拌和水及骨料允许温度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加热温度
附录C(资料性附录) 专设骨科预热料仓容积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混凝土在拌和、运输、转载、浇筑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值计算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混凝土预热系统预热强度
附录F(资料性附录) 骨料加热所消耗的热量
附录G(资料性附录) 拌和用水中热所消耗的热量
附录H(资料性附录) 建筑物采暖热负荷
附录I(资料性附录) 蒸气直接加热骨料设备的选择计算
附录J(资料性附录) 蒸气(或热水)间接加热骨料设备的选择计算
附录K(资料性附录) 主要技术指标表
条文说明
【内容简介】
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1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1]44号文)的有关规定,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委托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本标准的编写工作。
制定本标准是为了提高我国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预热系统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
本标准编写经历了编制提纲、调查研究、导则编写三个阶段,先后提出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分期组织了对提纲、各文本内容等方面的讨论、函审和审查,在吸取我国已建混凝土预热系统设计、施工、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原苏联等国外有关资料,通过多次调整和修改,后定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