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孙奇逢集》的编纂出版是古籍整理工作的又一盛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孙奇逢的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著名的学者、思考家、教育家、爱国志士。就其在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地位和影响而言,甚至超过了被今人誉为明清之际“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因此他的著作很有必要加以整理和研究。《孙奇逢集》全书305万字,收录论著和文集7部,其中经学3部、史学2部、学术专著1部、文集3部,《孙夏峰先 生年谱》二卷,今人张显清所著《孙奇逢评传》以及收编的《孙氏著作序、跋、纪事》。 孙奇逢的3部经学之作分别为《读易大旨》、《书经近指》、《四书近指》及《晚年批定四书近指》。《理学宗传》是孙奇逢的代表作。史学著作2部,分别为《中州人物考》、《畿辅人物考》。《夏峰先生集》、《日谱》、《游谱》均为孙奇逢文稿。
一、本书共收孙氏著作9种(含文集1种),大体依类分册出版。
  二、为便于全面了解孙氏生平及其思想,特于书后附张显清先生所著《孙奇逢传》,并附孙氏弟子汤斌、耿极所编《孙夏峰先生年谱》及孙氏著述序、跋、纪事等(除自序外)。
  三、为方便阅读及检索,书前仅置“总目”,其著作详目置序外。
  四、本书以标点、校勘为主,附有简明“校记”,凡行文中明显错讹、避讳等字径改不出校。
【作者简介】
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号钟元,晚年号岁寒老人,原籍明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今属河北省),后迁居河南卫辉府辉县,生于万历十二年十二月(1585年1月),卒于康熙十四年四月(1675年5月)。明清两代,朝廷十多次征聘他为官,都被拒绝,因此世人称之为“孙征君”。晚年在辉县夏峰村讲学,故又有“夏峰先生”之称。
【目录】

 总序
 总目录
 编例说明
 点校说明
 读易大旨
  卷首
   总论
  卷一
   上经
  卷二
   下经 
  卷三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卷四
   说卦传
  卷五
   兼山堂答问易
 书经近指
  《尚书的近指》自序
  《近指》凡例
  卷一
   虞书
  卷二
   夏书
  卷三
   商书
  卷四
   周书
  卷五
   周书
  卷六
   周书
 四书近指及晚年批定四书近指 
  卷之一
   大学
  卷之二
   中庸
  卷之三
   学而
   为政第二
  卷之四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卷之五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理学宗传
  叙一
  义例
  卷之一
   周子
   太极图说
   通书 
  卷之二
   程子
   定性书
   识仁说
   上殿劄子
   论王霸劄子
   陈治法十事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
第二册
 中州人物考
 畿辅人物考
 夏峰先生集
 孙奇逢评传
 孙氏著作序、跋、纪事
 孙夏峰先生年谱
第三册
 日谱
 游游
【前言】
《孙奇逢集》的编纂出版是古籍整理工作的又一盛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孙奇逢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爱国志士。就其在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地位和影响而言,甚至超过了被今人誉为明清之际“三大家”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因此他的著作很有必要加以整理和研究。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晚年号岁寒老人,原籍明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今属河北省),后迁居河南卫辉府辉县,生于万历十二年十二月(1585年1月),卒于康熙十四年四月(1675年5月)。明清两代,朝廷十多次征聘他为官,都被拒绝,因此世人称之为“孙征君”。晚年在辉县夏峰村讲学,故又有“夏峰先生”之称。
  孙奇逢的祖父孙臣,在嘉靖、万历年间做过河东盐运司制,为官清廉。父亲孙丕振,是位秀才。孙氏原有薄田二顷,至孙奇逢时“产益落,飨飧常不继”。孙奇逢17岁中举,此后参加了4次会试,但一直未能考取进士。他虽然身在乡野,但时刻都在关心国事,看到海内凋敝,江河日下,十分忧虑。为了不同流合污,决不为官,誓做“不朽之人”。明末宦官横行,他更加气愤,鲜明地提出“扶文抑暴”的主张。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与太监魏忠贤狼狈为奸,浊乱朝政,其弟客光先封为锦衣卫都督,为了笼络孙奇逢,以同乡名义向他赠送了一匹名马。孙奇逢正气凛然,严词拒绝。在黑暗笼罩下,幸有东林党人的抗争,使孙奇逢看到一线光明,因此自称是东林盟主顾宪成、高攀龙的私淑弟子,并同东林名士左光斗、魏大中等结成“存亡生死之谊”,相互“议论往复,以砥柱中流自任”。
  天启年间,以东林党为代表的士大夫革新派与以阉党为代表的朝廷腐朽势力的斗争达到白热化程度。阉党虐焰肆烈,大兴冤狱,给杨涟等“六君子”、高攀龙等“七君子”强加上“结党乱政”、接受“贿赂”的罪名,逮捕入监。孙奇逢不顾生死,挺身而出,组织畿南士民进行营救。他以众乡绅的名义写信给镇守山海关的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请他立即入朝,阻止阉党杀害诸君,情词激昂,感人奋起。阉党追“赃”甚急,孙奇逢等人又举幡击鼓,张榜设柜,倡议募捐,义助完“赃”。士民纷纷响应,义声震动天下。阉党惨绝人寰,一意孤行,左光斗等被活活打死。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孙奇逢主持正义,反对邪恶,气锐骨坚,肝肠如雪,因此受到士民们的崇敬和爱戴,他及另外两名营救活动的组织者被推尊为“范阳三烈士”。著名思想家黄宗羲也赞美孙奇逢“燕赵悲歌慷慨之风久湮,人谓自先生而再见”。在这场斗争中,孙奇逢实际上起到了北方士大夫清流领袖的作用。
【免费在线读】
学问工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批语:头脑是,处处皆是。)
  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腾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然见得良知亲切时,其功夫又自不难,缘此数病,良知之所本无,只因良知昏昧蔽塞而后有。若良知一提醒时,即如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批语:言语快意、意气发扬、愤怒嗜欲沸腾,病有浅深,总乘良知昏昧而有。故良知一提,而魍魉自消。)
  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忿怒者,到此能不忿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此为学之要,而为政亦在其中矣。(批语:才是能变化气质。)
  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气,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其无人而非学也。若闻誉而喜,见毁而戚,则将皇皇于外,惟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批语:便是学问。)
  性一而已,仁义礼智,性之性也;聪明睿智,性之质也;喜怒哀乐,性之情也;私欲客气,性之蔽也。质有清浊,故情有过不及,而蔽有浅深也。
  盈虚消息,皆命也;纤巨内外,皆性也;隐微寂感,皆心也。存心尽性,顺夫命而已矣。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