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看点:
名家说:

沈昌文(著名出版人) 我们现在学习外国,还是要回头看看,而不能一味地往前看。现在来温故,会有特别的意义。

雷颐(学者) 如果对历史失去了记忆,对很多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秦风(图片收藏家) 无论如何,历史有一种呈现自我的自然力量,它不会完全被遗忘。

谢泳(学者):《温故》要把那些过去说错了的事情,或者说是主流话语过去比较强烈地想让人接受的那些东西,尽可能给予校正。

刘方炜(作家):《温故》对于中国的大的历史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目录】
特稿
 吕翼仁 回忆我的童年
人物
 巫宁坤 一代才女赵萝蕤教授
 陈远 傅泾波:站在司徒雷登身边的人
 陆蓓容 萧条异代使人愁——沈祖棻与盛静霞
 袁津琥 天下何人更知君——从《闻寡遗札》看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貌
 汤伏祥 莫理循眼中的袁世凯及其他
聚集
 古远清 戒严体制下的台湾诗坛
回眸
 星星 男男女女五十年——关于“作风问题”的回忆
 汪秀枝 学术自由在西南联大
 臧翠莲 昔日校园琐记
 孙立川 违难蒙山的文人们——饶宗颐、简又文、梁羽生先生的难中轶事
记忆
 陈亚先 伤逝之痛——阿复与大姐
 周成林 残云——外婆的故事
文本
 陈仁德 祖父和父亲的日记
 冯伯昕 抗战八年来生活之回顾与今后
【内容简介】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每年出版四辑。《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本书表达了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历史的投影有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的渺然足迹,近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
【免费在线读】
回忆我的童年
  常州十子街
  我家世居常州十子街。现在常州已经改为江苏省辖市了,市区面积有九十四平方公里。可是我生长在那里的年代,常州这个地名是沿袭着明清以来旧称,仅不过是指当时武进县的城区。虽是旧的府城,而并不算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只有三华里,这就是当时所谓“穿越三里”,城墙城门也都保存着,走上城墙,还可看到乱草丛生残留的的雉堞。城门也还有实际的用处,记得江浙战争时,有时怕败兵抢掠,就临门闭城。后来城墙破坏,城砖陆续被人偷走,城墙也就逐渐废弃了。
  从前常州手工业发达的梳篦,远销南洋。我小时候有名的梳篦铺子是王大昌,然而王大昌不止一家,有真正王大昌,有老王大昌,后来又有石库门王大昌。不过据老辈说,早前有名的,还不是王大昌,而是西门外一家叫陆什么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