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瑜伽是印度教中的修行方法之一,佛教沿用此名,作为禅定或止观的代名词。所谓瑜伽行,就是修行种种禅定 观行,其中*常用者,为小乘部派所修之数息观与不净观。至于瑜伽师者,亦即自作修行乃至讲述传授瑜伽诸法之师。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 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前身。瑜伽师地,即意指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本论的汉文译本,在唐译全本问世之前,已有多种节译本,但由 唐代伟大的佛学家玄奘翻译的这个译本则是*完全、*接近原本、*精妙、影响海内外**的。玄奘用了整整三年时间,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译完《瑜 伽师地论》一百卷,并将此译作与其它已译作品奉请唐太宗过目,太宗手持《瑜伽师地论》,龙颜大悦,欣然为其新译诸经作了总序,即<大唐三藏圣教 序>。尽管《瑜珈师地论》在佛教经典里属于高、精、深的修行理论,只有证悟的得道高僧才能讲述,但对于普通的修行者,甚至仅仅是有缘人,佛法既非文 学亦非学问,只要怀着一颗恭敬的心,一切自性的体验都将是修证。


【内容简介】

  《瑜伽师地论》100卷。弥勒讲,无著记,略称《瑜伽论》,收于《大正藏》第30册。系印度大乘佛教两大学派中瑜伽行派的基础性论书,也是中国法相宗*重要的典籍,为佛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作品,被称为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其丰厚深刻又别具一格的智慧凝聚,为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写了非常灿烂的一页,至今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该书主要内容是记录作者听闻弥勒自兜率天下降至中印度阿踰陀国某讲堂说法的经过,其中详细叙述了瑜伽行的观法,系统论释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性质和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后加以排斥,认为六识所依的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
  心识即阿赖耶识所假现的,只有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的观念,才能悟入中道实相,获得终极的超越。由于本论系统解释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十七地",故又称《十七地论》。而十七地之中,尤以"菩萨地"*为重要。
  唐代玄奘大师为求取本论全文而远赴印度游学,*终在中印度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那里得到真传,回国后即于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于长安弘福寺翻经院开始传译。当时列席译场的,有名僧灵会、灵隽、辩机、文备、神泰等二十余人。在玄奘大师的主持下,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耗时一年整,到贞观二十二年五月,这部煌煌巨著正式在中华大地上诞生。


【作者简介】

  弥勒菩萨,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在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成佛以后,将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常尊称为弥勒佛。他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经典中又常称为阿逸多菩萨。他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佛教大师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


【目录】

第壹册
卷一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
*章 十七地总说
第二章 五识身地总说
第三章 五识身地别释
*节 眼识之五相
第二节 耳识之五相
第三节 鼻识之五相
第四节 舌识之五相
第五节 身识之五相
第四章 作意与识生之关系
第五章 五识与五心之关系
第六章 举喻释五识之五相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章 意地五相
*节 标五相之名
第二节 别识意地五相
*项 自性
第二项 所依
第三项 所缘
第四项 助伴
第五项 作业
*目 对五识明作业
第二目 明意识之胜作业(十四门)

卷二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卷三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第二章 以十门解释地义
*节 别识八门
*项 色聚(九目)
第二项 相应品(六目)
第三项 三世
第四项 四相
第五项 四缘
第六项 三性差别
第七项 增处差别
第八项 释处名之别
第二节 后二门
*项 善巧门
第二项 事缘起门

卷四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
*章 总标列五门
第二章 界施设建立
*节 数建立
第二节 处所建立
第三节 有情量建立
第四节 有情寿建立
第五节 有情受用建立
*项 受用苦乐
*目 受用苦
第二目 受用乐

卷五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第三目 总明苦乐胜劣差别
第四目 劝应厌三界欣求无漏
第二项 饮食受用
第三项 淫欲受用
第六节 生建立
第七节 自体建立
第八节 因缘果建立
*项 因等相
*目 生
……
第贰册
第叄册
第肆册


【书摘与插画】

瑜伽师地论卷*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
  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
  五 识 相 应。意。 ?有 寻 伺 等 三。
  三 摩 地。俱 非。 ?有 心。无 心 地。
  闻。思。修。所 立 ? 如 是 具 三 乘。
  有 依。及 无 依。 ?是 名 十 七 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 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珈师地。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如是略说二种所依。谓 色。非色。眼是色。余非色。眼。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著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 识。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 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形色者。谓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谓即此积集色生灭 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 别。表色者。谓业用为依转动差别。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又即此色。复有三 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又彼诸法 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刹那了 别。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云何耳识自性。谓依耳了别声。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耳。等无间 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耳。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彼所缘者。谓声。无见有对。此复多种。如螺贝声。 大小鼓声。舞声。歌声。诸音乐声。俳戏叫声。女声。男声。风林等声。明了声。不明了声。有义声。无义声。下中上声。江河等声。斗诤喧杂声。受持演说声。论 义决择声。如是等类。有众多声。此略三种。谓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初唯内缘声。次唯外缘声。后内外缘声。此复三种。谓可意 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又复声者。谓鸣音词吼表彰语等差别之名。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识所行。耳识境界耳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眼 识应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