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柏林物理学者基于什么理由接纳爱因斯坦,而他又为何决定迁居柏林呢?根据记载,爱因斯坦未满17岁时,就中断在慕尼黑的高中学业,及时申请撤销他在德南部符腾堡的国民身份,无须在当地服兵役。后来,他在意大利和瑞士生活。到那时为止,他的学术经历来自瑞士和奥地利一匈牙利的大学。在苏黎世取得博士学位及在伯尔尼获得授课资格后,他在苏黎世两度担任教授,期间在布拉格卡尔大学担任过一年的正教授,婉拒荷兰莱顿和乌德勒支大学的邀聘。在德国大学方面,迄今未曾得到任何机会。1912年,德国北部哥廷根大学数学家希尔伯特,曾邀他担任动力理论讲座教授未果。在工业和文化的民主程度上,普鲁士和柏林远远落后于苏黎世。不管皇室、贵族、军方、教会或官僚,都在维护某种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先不谈该市的“休闲价值”,柏林却是普鲁士,甚至德国的物理学重镇。但柏林实在巨大繁忙啊!1913年来到柏林的罗伊特,便不怎么兴奋: 我觉得柏林跟我很不投缘。到处是灰尘和三步并做两步、 仿佛每分钟都很值钱的人……我 可以理解你对此地的反感,这个城市很讨人厌。我却还得住上很久呢。
     这个预示没错,后来他对柏林的观感变得比较友善——二次大战后,他成为该市市长。至于 吸引爱因斯坦的,应该是两件事:柏林独特的学术风气和自1912年起对艾尔莎的爱恋。
     P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