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精彩书摘
?论语?名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篇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对中国思想文
赏化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宗室,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
析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仓库管理员)、“乘田”(畜牧管理员)一类的小官。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聪明好学,志向远大,喜好古代文献。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政治生涯达到了。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返回鲁国,以整理古代文献、教授学生终其一生。他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典籍,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从汉代开始,孔子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圣人”、“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被神圣化了,其思想被抬高到了近于迷信的程度,从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录整理的《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全书通过孔子的自述及其弟子们的记述,使我们看到了实际生活中真实的孔子。《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受到后世儒家的大力推崇。在表达方面,《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方面,《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风格较为灵活,内容丰富而文字简约。《论语》产生之后,在中国影响极大。到西汉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
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宋代邢晏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近代杨树达的《论语疏证》及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等。
《论语》不仅对中国,乃至对亚洲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解释《论语》的书达三千余种,是世界上发行数量、最有影响的思想文化典籍之一。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具有极大的文化魅力。
学而第一
《论语》共20篇,每一篇的题目以正文开头的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本篇以论学为主,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特别强调读书与做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学以致用。本篇原文共16章,本书选取了14章。
(一)
子① 曰:“学而时习② 之,不亦说③ 乎? 有朋④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 ,不亦君子⑥ 乎?”
①子:中国古人对有地位、有学问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