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蜱,属蛛形纲,蜱螨亚纲,分为软蜱和硬蜱,是一类专性寄生的节肢动物。蜱必须在宿主上寄生吸血才能完成发育过程。叮咬宿主时,以其口及腹面的侧齿及螯肢刺入宿主的皮肤内。吸取血液,并将毒素释放人宿主体内。蜱叮咬伤后的反应为:对病原体的反应、对唾液腺分泌物的反应、对注入的毒素的反应及过敏反应。临床轻者表现为炎症的特征,在叮咬部位出现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肿胀,可出现瘙痒、疼痛、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继而形成溃疡,流黄色液体,不久自愈。重者蜱叮咬后传播多种疾病,如:森林脑炎病毒、回归热螺旋体、斑疹伤寒立克氏体、鼠疫杆菌以及焦虫等,还可出现蜱瘫痪症、蜱咬热、莱姆病等,对人畜危害严重。
     预防和治疗 个人防护方面,应尽量避免在有蜱类存在地区的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必须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穿短袖、短裤。在林区和牧区旅游活动结束后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叮咬的蜱或隐藏在行李中的蜱虫,发现后立即清除。此外,鼠类、家畜、家禽易被蜱侵袭,清除住所周围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可有效预防蜱类的滋生。发现家畜、家禽携带蜱类,可及时检视,用镊子取下后焚烧。蜱类较多时,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毒杀。
     去除蜱虫的方法:被蜱叮咬后当务之急的治疗方法是迅速去除蜱。由于蜱的口器长,叮咬皮肤后很难将虫体和口器完整取出,残留的口器会持续地刺激皮肤造成炎症和增大继发感染机会,因此如何正确地取出叮咬的蜱虫显得尤为重要。
     错误的方法:民间广泛流传用烟头灼烧蜱的躯体、用冰块或者干冰冷冻虫体等迫使蜱虫退出口器,但这些强刺激会导致蜱的剧烈挣扎,将消化道内的涎液吐入宿主的皮肤内,增加蜱传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应避免使用。还有使用凡士林、液体石蜡厚涂蜱的头部,使其因窒息自动退出口器的做法。蜱的呼吸孔位于第四对足的内后方,而且呼吸频率很慢,为每小时3~10次,所以这类方法通常难以达到目的,仍需拔除。第三种是使用麻醉剂如乙醚等麻痹蜱虫,可以使虫体失去活力,但不能令虫体自行脱落,仍需外力拔除。
     正确的方法:使用弯钳或镊子,贴皮肤钳住蜱的头部前端后,缓慢地沿与皮肤垂直的方向拔出即可。过程中,应避免扭转,避免挤压到蜱的腹部。如果蜱的口腔折断在皮肤内需要使用手术的方法 取出折断的口器。
     预防性给药 取净口器后,应使用碘附等消毒剂常规消毒息处。没有条件进行检测蜱媒病者,为预防莱姆病(伯氏螺旋体感染),可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口服。有学者认为在蜱叮咬后72小时之内给予多西环素2∞毫克顿服可有效预防莱姆病的发生。防治其他微生物如立克次体感染、Q热、布鲁杆菌病可选用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喹诺酮等。国外学者认为如果取出的是完整的虫体,不 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蜱叮咬相关性疾病,但应随访1月。随访时,叮咬处红肿不消退或出现发热应考虑到蜱叮咬相关性疾病发生。病毒感染无特异性用药,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可使用丙种球蛋白。
     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种类很多,如蜜蜂、黄蜂、胡蜂、马蜂等。其腹部末端有一对毒蜇和一根毒刺。毒刺刺入皮肤,即将毒液注入人体。蜂毒成分为多种酶、肽类、非酶蛋白质、氨基酸和生物活性胺(如组胺)的混合物。蜂毒中所含的蚁酸、神经毒素和组胺等,可以导致溶血、出血和神经中枢损害。组胺类物质可使脏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神经毒素对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均有毒性作用。溶血素可造成横纹肌溶解及溶血障碍,继发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偶尔单次的蜂蜇伤后,局部会有红、肿、疼痛、瘙痒,少数有水泡,数天后自愈,很少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在极罕见的情况下,对于某些过敏体质的人蜂毒能引起严重变态反应,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窒息死亡。被群蜂多次蛰伤,可立即出现全身症状发热、头疼,恶心、呕吐腹泻,以致肌肉痉挛、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致死。P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