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提笔写下我的家庭与自己多年来的经历,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我唯独希望普天之下信奉基督的兄弟姐妹始终坚信一点,那就是,耶稣基督眷顾世间每一个人。我便是得到上帝眷顾的其中一个。这么说,并非由于我有多么与众不同,而是因为我生在一个崛起的时代,也正是在这个时代我领略了世间一切美好。因此,我想要借述写自己人生经历,来感谢上帝的垂怜。同时,也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部作品*加坚定自己的信仰,相信上帝与你们同在。 儿时曾听父母讲道,我家祖上一直定居于天津,且大都生活富裕。我的曾祖父因担任兵部要职,奉朝廷命令,举家迁往北京,直至通州以南十多公里开外的吴家营。他在那里购置田产、安家立命。因此,自那时起吴家营便成了我的故乡。 我的祖父靠行医为生,赚了大钱,但因嗜赌成性又贪图享乐,不久就把所有的钱财挥霍一空。 祖父膝下有五个女儿。那个年代,在很多非基督教**,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并且顽固不化。因此,膝下无子的祖父一直心有不甘,后来便收了一个养子。但养子终不是亲生骨肉,这让祖父久久不能释怀,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因此那个时候我的祖父到处奔走,逢庙必进,烧香祈祷,甚至不惜踏入深山去跪求神灵降子于他,可见祖父求子心切。每每祖父祈祷完毕,都会在脖子上系一根红绳,挂上两个泥偶,一路带着它们回到家中,见到祖母便说:“我命里有两个儿子!”在旧社会,大多膝下无子的老百姓都用这种方法来求子。还有的人去庙里拜观音娘娘,在观音神像前面跪下许愿,许完愿之后再把一截红绳系在庙里的某个地方,之后再带回家,这是表达受神灵所赐的意思。如果许愿之后他们果真生下儿子,他们还要去庙里还愿,以谢娘娘保佑之恩。不知是不是祖父的诚意打动了老天爷,就在祖父已年过半百五十五岁高龄那年,祖母终于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我的父亲。老来得子的祖父和祖母喜不自胜,就在父亲满月当天,他们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远亲近邻与他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之情。祖父相信,父亲一定是深山神灵的馈赠。于是后来他买了好酒好菜,再次进入深山烧香供奉以感谢神灵。又过了不久,祖母竟又生了一个儿子,晚年的祖父和祖母对这两个儿子简直当宝一样关爱,对他们呵护备至。但是,有了两个儿子的祖父又开始继续挥霍的日子,祖母屡次劝道,先前你一直痛心膝下无子,现在有了两个儿子,你也应该节约一些,为他们留些积蓄才是。不听劝导的祖父,依然旧习不改。就在六十三岁那年祖父不幸突然去世,除了给九口之家留下几亩荒田以外,什么财产都没留下。后来,祖父的五个女儿一个个地出嫁,他**的养子也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而父亲与叔父又因太年幼帮不上家里的忙,因此祖母一家的生活过得十分贫苦。到父亲二十岁的时候,他才与邻村的一位年方十六的姑娘,也就是我的母亲,拜堂成亲。 母亲的童年故事我了解得并不多,但仍依稀记得些。母亲四岁的时候,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祖父,就不幸离世了。而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外祖母,又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改嫁了。按照旧社会当地的习俗,妇女在丈夫死后改嫁,她的女儿就要留在原配家里,到了每年的祭日去她父亲的坟前烧纸、祭拜,以求她的父亲到了阴曹地府免受炼狱之苦。所以,我的母亲在她父亲死后被我的外祖母留在了家里与她的祖母相依为命,一两年后她的祖母也去世了,母亲又被她的叔父收养。她的叔父对她十分刻薄,不仅不给她吃的,还经常把她赶出去睡。母亲每次跟我讲起这些遭遇的时候,总会泪水纵横,沿面颊流下来,那时她总是会说:“一个被生身母亲所抛弃的孩子所承受的痛苦是世界上任何痛苦都无法相比的。”每次听到这里,我内心总是颇有感触,感谢父母亲给予我想要的一切,对我关爱呵护,无微不至。我还要感谢上帝赋予我一个快乐的童年。 父母成亲数年之后,我的祖母也去世了。于是父母同我那年轻的叔父陷入了遗产之争。又因那年遇上旱灾,地里庄稼颗粒无收,靠天吃饭的他们因此没了收入来源。终于有**,*后一点余粮也被吃光的时候,父亲对着母亲*望地叹道,“唉,看来只能等着饿死了。”说完父亲便往床上一倒,不吭声了。母亲和叔父看见父亲这一举动,也难过地哭了。从那以后,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去地里挖一些野菜野草的根来吃,后来甚至连野菜也被挖完了。一想起父母遭遇的那些苦楚,我总会掩面而泣,甚至希望自己能代替他们承受当初的一切苦难。每当我抱怨自己吃不好,穿不好,或者遇到任何不顺我心意的事情的时候,父母经历贫苦的情形便历历在目,我便总是以此来告诫自己:人应该知足。 后来,我的叔父找到了活计。不久,父亲也在北京的一家药店当起了学徒,自那以后母亲只身一人留在家里看护家院,织衣耕田。当时我家离叔父家不远。父亲当学徒的三年里,药店只负责父亲的食宿。不过幸运的是,那个时候地里的庄稼足以让母亲吃喝无忧。又过了三年,除食宿之外。父亲每个月还能从药店领到五角钱的补贴。但是,好景不长,自从我的长兄出生之后,家里的日子又开始拮据了,父亲每个月领的钱只够给母亲买一点点玉米面,而地里的粮食又不够养活母亲和长兄娘儿俩。就这样,母亲日日饥寒交迫,因此父亲一有时间就往家跑,从北京到我家三十公里路程,因为舍不得花钱,父亲都是靠步行往回走,饿了就忍着,渴得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才买杯茶水喝。年幼的长兄因为少吃少穿身体很是虚弱,我的叔父虽然之前从未帮助过我的母亲,见到我家这样的光景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把长兄接到他家住,给他吃的穿的。后来,叔父因为膝下无子,我的长兄便过继给他们做儿子。 又过了不久,父亲的收入多了一些,他不愿意母亲总是一个人住,于是打发他的一个远房嫂嫂来我家与母亲同住。来了我家之后,那个女人对待母亲很是粗暴,让母亲吃得很差不说,还把所有的脏活累活让母亲一个人干,不仅如此,她还总是辱骂母亲。那个时候因为母亲说话有些结巴,那个女人便时不时地讥讽嘲笑她。这些委屈母亲只能含泪往肚子里咽,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才敢偷偷哭泣。后来碰到父亲回家的时候,母亲便把这些委屈统统告诉了父亲,声泪俱下,而父亲竟然不为所动,反而劝母亲再忍耐一些。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