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螵蛸:螳螂将卵粒产在螵蛸(oothecae)之中,多数螳螂的螵蛸有着明显的分层结构,其内还有分隔卵粒的卵室,螵蛸顶部有孵化通道。螵蛸的泡沫层可以为其中的卯保温保湿,并能一定程度地阻碍寄生性小蜂的侵害。 生活史 螳螂属于不接近变态昆虫,一生包括卯、若虫、成虫3个阶段,没有蛹期。螳螂的卯表面光滑,长卯形,通常米黄色或黄绿色;所有现生螳螂都将卯产在泡沫质的螵蛸之中,因种而异,一块螵蛸中可能包含屈指可数的几枚到上百枚卯粒。很多生活在寒冷地区的螳螂会以螵蛸中的卯的形式越冬;锥螳属Emousa及一些花螳科Hymenopodidae的物种常以大龄若虫越冬,而在温热带地区,螳螂越冬的形式则可能更为多样。当卯中胚胎发育成熟,若虫即钻出卯皮,顺着螵蛸中的通道钻出孵化,这时的若虫附肢紧贴在躯干上,呈鱼形,无行动能力,仅能扭动前行,称为“前若虫”;“前若虫”由一根丝线悬吊从螵蛸中滑出,并在离开螵蛸后迅速进行第一次蜕皮,成为1龄若虫。1龄若虫已经有着与成虫相近的外形,它们会在短时间内离开螵蛸,各自独立生活。 螳螂的若虫习性通常与成虫相仿,也捕捉各类小动物为食。螳螂的若虫经过6~8次蜕皮达到成虫阶段,若虫发育过程中造成的断足等损伤,可伴随蜕皮一定程度地恢复。不同种的螳螂蜕皮次数可能不同,通常小型种蜕皮次数较少;而同种螳螂中,雄性的蜕皮次数也常比雌性少1~2次。 成虫是螳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以发育成熟的翅及生殖系统为标志。成虫后的螳螂即不再蜕皮,因而身体的损伤也不能再恢复。螳螂的成虫寿命较长,通常可达2~3个月,一些种的成虫甚至能存活6个月以上。新羽化的成虫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且需要进食才能接近成熟,接近成熟后的螳螂即可交配产卵,但未经交配的雌性螳螂也可产下正常的螵蛸,一些种有孤雌生殖的记录。两性一生均可多次交配。螳螂的螵蛸通常产于植物枝条或叶片之上,但也有一些种类会将螵蛸产进树皮缝隙、岩壁、石下,甚至通讨瞧軎B的掺掘将螵蛸产入地下。 生物学 捕食:螳螂以敏锐的视觉发现,并依靠发达特化的前足攫取、控制描别。尽管强有力的捕捉足可能严重地创伤或损坏猎物的身体结构,但被控制的猎物并不会被刻意杀死,而是以咀嚼式口器直接啃咬,直到猎物因肢体破碎而失去活性。螳螂的猎物几乎全是昆虫或近缘的陆生节肢动物,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对昆虫的偏好,而是因为在所处的环境中,在螳螂可控的体型范围内的小动物几乎全是昆虫;这也意味着对大型螳螂而言,小型脊椎动物依旧可能出现在它们的菜单之上。小型鸟类是最常见的非常规猎物,各大洲都存在有能力捕猎小鸟的螳螂。大多数螳螂并没有特殊的捕食偏好,但一些习性或形态独特的类群依旧可能有比较专一的食性:在树干上活动的怪螳属Amorphoscells非常善于以细小的前足灵巧地攫取身旁经过的蚂蚁;在亚洲东南部分布的箭螳族Toxoderini的种类则偏好捕食蝴蝶,它们捕捉足上纤细的直立长刺很适合卡住蝴蝶这样有宽大翅膀但反抗能力较弱的昆虫。 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