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这个世界很公平,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得来的爱情,最后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失去。” ——电影《如影随心》 为什么我们会爱上一个自己讨厌的人? 大多数人结婚前都对婚姻有一种美好的憧憬,比如誓词里说的“白头偕老”“不离不弃幸福永远”,还有所谓的“嫁给爱情”。 这些誓词听起来很暖人心,可是一项心理学研究的数据却让人寒心:那些因为“爱情”,尤其是“一见钟情”而靠近彼此的伴侣,至少有80%都坚持不过三个月……即便走进了婚姻殿堂,也未必就能相守到老。2018年民政部数据显示:1987年至2017年,31年来,结婚率连续4年下降,离婚率连续15年上涨,上涨了6.53倍,近5年来晚婚现象明显…… 我在课堂上、咨询中也见到太多情侣诉说从相爱结婚时的幸福慢慢走向平淡、冷漠,甚至是恶意攻击、彼此伤害,到最后疲惫不堪的经历。他们说得最多的话是:“我当真是瞎了眼,怎么会嫁/娶了这样的人。” 当初明明爱得死去活来,如今怎么就“瞎了眼”呢?难道当年的爱是假的? 如果是假的,当年怎么会有那么强烈的感觉呢? 如果是真的,今天怎么会觉得自己瞎了眼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别人的故事能让你更容易看清自己。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做过数不清的婚姻咨询个案,我试着把常见的故事归为如下几个类型: “幽默大师”与“完美主义者” 王七先生是个典型的幽默大师。他在跟我诉说和太太李一婚姻中的种种痛苦时,都是笑着的,时不时还抖个包袱,像在说脱口秀。 和太太认识是在他的第一份工作中,李一当时是部门主管。他到现在还记得,那天去公司报到时走进李一办公室的震撼:桌椅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地板拖得光滑锃亮,走上去能映出人影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对这个比他大好几岁的女人有种着了魔一样的感觉。 李一天天都穿白衬衫,永远熨得笔挺。同事们都私下议论,这是个冰冷、不近人情的女人,但他却不这么看。他看到她无论遇到什么棘手的事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跟她在一起,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安全感。他越来越喜欢她了,于是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一开始李一就拒绝了,她觉得王七简直太年轻、太冲动了,这不是什么成熟的选择,但抵不住他三年如一日的攻势。更重要的是,跟王七在一起时她感到很快乐,因为王七很会玩,总能变着法子让她开心。最终,他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听到这里,也许大家都觉得,真好,婚姻就该这样“互补”,王七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当时的他怎么也没想到,结婚是痛苦的开始。 李一的“整齐划一”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玄关的鞋要仔细摆,挤牙膏必须从底部挤,衣柜的衣服要从浅到深、从厚到薄依次排开,食不言、寝不语…… 两人每天都为洗澡换衣服之类的小事吵个不停,他觉得自己找了个“管家婆”,简直烦透了,烦到第一次有了“离婚”的念头。他不知道,当初那个让他着迷的女人,如今怎么就变得那么让人讨厌了呢?难道自己变心了? 我用催眠的方法把王七带回他的童年时才发现,原来他有一个严苛的妈妈,从小就各种控制他——吃东西要“以碗就口”,被子要叠成“豆腐块”。可他从小皮得很,没少挨揍。他烦透了,就和妈妈对着干,被子从来不叠,鞋子乱扔,反正买把锁锁住房间,老妈也没办法。 看到这一幕时,他突然惊醒:“天啊,我从十二岁就没和妈妈住一起了,怎么还会找一个和她那么像的人呢?而且,我当时确实被李一迷得死去活来啊……” 是啊,亲爱的读者们,为什么他逃离了一辈子的妈妈,成年后却会被和妈妈类似的女人吸引呢?曾经“爱”得有多深,后来痛苦就有多深。到底是为什么呢? 别急,请看下一个案例。 “受害者”与“迫害者” 可柔是我课堂上的一个学员,她在讲台上让我救救她,说自己在婚姻中变得痛苦而卑微。 起初,故事是很美好的。她二十二岁去银行办业务时初遇现在的丈夫。他在银行上班,帮客户做理财产品,温文儒雅,待人彬彬有礼。 有一次,她把东西落下了,他亲自给她送到单位。她最恨那些粗鲁的男人.因为她父亲就是那样的男人。因此,当这个看起来温文儒雅的男士走进她的世界时,那简直是上天赐给她的礼物,她像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般兴奋,感觉自己掉进了爱河中。 她说,那时候,无论她看到什么,不管是自己单调的灰色水泥公寓,还是楼下污水横流的沟渠,她都能从中看到一片鲜艳的颜色,仿佛有一道彩虹融进了她的双眼。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