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一章 从现象到本质:说透职业转型这件事 第一节 变化时代,人人都要职业转型吗 一、什么人需要考虑转型 我曾在国外的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年职业生涯转换》,副标题是“如何在你40、50、60岁时开启一份新职业”。文中提到美国政府的一项研究:在美国,一个人从18岁到46岁的职业生涯中平均会经历11份工作,这些变动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而且这种现象正在全球蔓延。 在我国虽然没看到类似的数据,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职场人主动求变的趋势已经很明显,比如,我就经常收到职场人发来这样的求助问题: 面对岗位/工作内容/职业生涯变化带来的压力时,该如何应对? 面对新的工作机会,如何选择?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如果发现现在从事的职业方向不适合自己,如何做出改变? 这些问题大多来自有一定经验的职场人,他们有专业技术,职场关系也不错,但不甘心遵循自己一眼看到头的职业轨迹,于是想改变自己的职业甚至换一种活法,但不知道如何做出恰当的选择,做出改变。 面对变化,足跳槽、换份工作就可以解决,还是必须要转型?变化时代,人人都要转型、换赛道吗?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考虑转型呢?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伊瓦拉教授跟踪研究了40名转型的职场人之后,提出了“职业选择金字塔”的模型,如图1-1所示。 金字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们找工作时能一眼看到的东西,比如:我在××公司做产品经理。如果一个人是被行业、岗位的外在条件诱惑而想转型,他对职业的理解基本停留在这一层。如果只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职业选择,很容易掉进坑里,因为他只看到了职业的表面,一旦上手去做,才知道跟自己想象的接近不是一回事,比如喜欢坐在环境优美的咖啡馆和经营一家咖啡馆,接近是两回事。任何一份看上去光鲜的职业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 金字塔的第二层次是能力、动机、价值观,这些要素相比起头衔等外在条件是我们相对内控的要素,这些要素通常不会因为换一份工作或岗位而变化。对职业选择的思考到了这一层,关注点不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开始从能力优势和长远价值交换的维度看待职业决策。这一层的人会考虑“我最擅长做什么?”“这个行业未来2~3年的趋势是什么?”“我想要在这家公司实现什么价值?”等问题。 金字塔的第三层次是我们对于人生追求和世界的看法,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的理由,它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和人生的意义。如果有一天你跟周围的人说你想换工作,所有人都觉得你疯了,明明这么好的工作为什么要换,瞎折腾,或许你就到这层了。当一个人摆脱了传统世俗的价值束缚,而是基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驱动去选择职业,就到达了这一层。 比如,我身边就有一些“职场金领”的高管朋友,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热爱和探索生命的更多可能性,毅然放弃原有赛道多年的积累,转去新的赛道,整个过程非常让人触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看上去提供了无限选择,但其实很难确定明确方向的时代,每一个求变的人是否真的适合转型呢?当你冒出转型念头时,我建议你先用职业选择金字塔对自己的职业动力做一番检视,再考虑是否真的要转换赛道、换种活法。 第一层次——要慎重。 职业动力停留在金字塔第一层的人,我不建议转型。 之前辅导过一个学员,因为晋升失败,于是想从后台的财务职能岗位转去前台做金融产品的销售。但我们梳理后发现,她无论是能力优势还是资源支持都非常不适合做销售,于是在我的建议下以及她再三思考后,她选择换一个小一点的平台去实现理想的收入目标,同时还能兼顾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事后她说幸好当时没有冲动转型,否则后果很难想象。 第二层次——可考虑。 职业动力在金字塔第二层的可以考虑尝试转型。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