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亲爱的读者朋友∶ 当你看完本书之后,有什么感觉呢? 你是否意识到你已进入"量柱选股、量线选价、量波选时"的"三维互动体系"之中? 你若进入了这个"三维互动体系"之中,那么,王子要恭喜你,你已开始进入"量学殿堂"了。 一旦进入"量学殿堂",你将真正体会到"不管指标、不管消息、不管行情",享受"一柱一线一量波,轻松赚钱乐呵呵"的乐趣。 但是,王子要给你泼去"三瓢冷水"。 第一瓢冷水∶"本书"不适合"急于求成"的人 2021年国庆节前夕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量学云讲堂"九个"量学基训班"的涨停红包发了几个小时,有人在红包上写了这样一段顺口溜∶跟着量学走,菜乌成高手;上了量波班,擒牛真简单! 看了这段顺口溜,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焦虑。透过这段顺口溜,我发现许多学员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实话实说,干任何一件事,谁都有急于求成的思想。关键是,股市是一个特殊的战场,你今天赚的这个涨停板,也许明天就要吐回去。国庆节前夕就有许多"昨天涨停、今天跌停"的案例。例如潍柴重机,9月28日三连板,9月29日跌停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量学告诉我们,位置决定性质!有些位置的涨停板只是诱惑,如果你不管真假虚实、不分量价阴阳,只看量波就追进去,十有八力是会上当的。例如前面进到的潍柴重机,9月28日涨停打开,有人却把它的涨停开板当作天龙吸水追进去,结果9月29日吃了个跌停板。但是,量学基础扎实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该股不能追,因为它从底部上来至9月28日正好股价翻番,9月28日的第三板放出14倍的巨量,显然是主力借涨停出货所致,我们只能紧跟主力,有货出货,怎能高位追板呢? 由此可见,"量价阴阳、真假虚实"八个要素,是量学的基础。量学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想真正学好量波,必须把量学的"量价阴阳、真假虚实"八个要素学通学透。关于量学八个要素的讲解,依次是《量柱擒涨停》《量线捉涨停》《伏击涨停》《涨停密码》这"四大名著"。 第二瓢冷水∶"本书"不适合"抓小放大"的人 王子之所以延迟十年才把"本书"推出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害怕误人子弟。因为量学"四大名著"推出之后,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量学热潮",炒股之人言必称"量学",评股之人也言必称"量学",致使"量学满天飞",但是很多读者受西方技术影响太深,单凭火柴盒大小的走势图,只看交叉分离的几条线,就来决定操作策略,养成了"抓小放大"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他们看到某种量学形态,就自以为符合某种量学战法,不管该股的前世今生,也不顾主力的真实意图就盲目进退,一旦成功了他就偷偷乐,心想老子学会了;一旦失败了他就"哇哇"叫,责怪王子害了他。凡是这种读者,本书真的不适合你。 与"量柱"和"量线"相比,"量波"的确是个"小东西",本书讲的也是"小东西",但这些"小东西"必须放到"大环境""大趋势"中去考察,才能充分发挥"小东西"的"大作用"。 毛主席说过∶"要求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上的规律,何以成为必要呢?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页)套用毛主席的话来说,量波这个局部性的小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大东西的;只有懂得了全局性的大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小东西。 为什么有人在"潍柴重机"三连板的高位,以"天龙吸水"的理由介入呢?就是因为他只看到了该股分时量波的"吸水动作",没有看到该股日象走势的"翻番之旅",更没有看到该股当天高达14倍的"巨大量能",这就犯了"抓小放大"的毛病。 怎样克服"抓小放大"的毛病?专享的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养成"看大做小、看长做短"的习惯。为了帮助大家提高量波操作的成功率,量学特别规定了量波使用的对象,就是只对牛股使用量波看盘,先从大的方面、从战略层面选出牛股,再从小的方面、从战术层面擒拿牛股。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看大做小、看长做短"的能力,量学特意在"股海明灯"论坛开辟了一个"牛股预报"专栏,让大家从"牛股预报"开始,从"涨停预报"做起,培养自己"看大做小、看长做短"的能力;同时,我们在"股海明灯"论坛上开辟了"模拟炒股"专栏,并将开通"T+0模拟炒股训练",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加训练,锻炼自己"看大做小、看长做短"的能力。 第三瓢冷水∶"本书"不适合"以己度人"的人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理解"本书",王子据弃了许多专业化、学术化的言辞,尽量采用通俗化、大众化语言来写作。书中的"字",也许人人都认得;但是,书中的"意",未必人人都懂得;并且,因为读者综合素养的差异,其"懂得"的程度也大相径庭;更令人尴尬的是,有些读者总是喜欢用他们自己的想法来"替代"作者的本意;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作者;这就形成了"以己度人"。 "以己度人"就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作者的想法,其表现形式很多,"一知半解"为其一,"不懂装懂"为其二,"以借代懂"为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