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品牌定位 低端的说价格。 中端的说档次。 高端的说文化。 如何快速找到一个品牌的定位? 首先要确定价格。 如果你的品牌价格是走低端,那么很简单,在你的定位语里面加一个“省”字就可以。 如果你的品牌价格是走中端,那么你可以往高端上靠,或者加一个词“专业”。 如果你的品牌价格非常贵,比如你是做火锅的,那么你可以在后边加上“大师”两个字。 火锅大师、茶叶大师、拖把大师……立刻就显得高大上了。 注释:先确定价格,是节约认知资源的方法。做品牌就是定价格、贴标签的艺术。可以学习一下媒人,她帮你做适度的包装,也尽可能帮助你扬长避短,这就是贴标签的艺术。这个合理的标签,就是和品牌相处的起点。 ◆品牌情绪 高端的品牌必须带点伤感。 中端的品牌要温柔。 低端的品牌要快乐。 初创品牌要先愤怒。 品牌一定要带情绪。 高端的品牌必须带点伤感,站在道德制高点悲天悯人。 中端的品牌要带点温柔,眼神里必须是宽容,这样才能让中产阶级与生活和解。 低端的品牌一定要带一种快乐的情绪,乐呵呵的,不动脑子花钱买优选。 至于初创品牌,就别玩这套了,要先愤怒,愤怒才是引流的良药。 注释:品牌不能是雕像,不能是难懂的数学公式,它一定要带情绪。品牌在某种程度上跟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高端的品牌仿佛是我们星球的主宰,它早就跨越了产品本身,你跟百达翡丽、爱马仕谈实际需求,它会骂你俗。那些带着吉祥话的产品,“王老吉”“旺旺雪饼”……永远是超市的引流利器。而手机上的支付宝“集五福”,有车一族的“加油用团油,不当冤大头”,更是在不断地放大快乐的情绪。在1984年,一个愤怒的广告,将苹果的Mac电脑在全球打出了名声。前几年,罗永浩老师有样学样,砸冰箱,在社交媒体传播得沸沸扬扬,第二年他就引来了投资,推出了自己做手机的计划。 ◆贩卖情怀 当你的产品实在没有什么特点的时候,我给你推荐“情怀三部曲”。 一、讲前浪的故事 二、换复古的包装 三、打造垂类IP 贩卖情怀,很简单。其实很多产品跟几十年前一模一样,但只要换个复古的包装,讲点有关情怀的故事,立刻就有了风格。 注释:前几年的XX铁锅,就是蹭着美食纪录片的热度,讲遵循古法工艺的情怀故事。如今爱好喝茶的人也很多,某国家的铁壶,就是讲这类故事的专家。复杂的铸造工艺、神秘铁矿石、大师制作、家族传承十代人……很多消费者一听这样的故事,脑海里立刻就有了“好茶配好壶”的画面,马上觉得手里的紫砂壶不香了。这两年老洋房的中介们摇身一变,成为“上海豪宅自媒体”,他们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抖音……把百年前的前浪的故事,呈现出更多的细节和人文气息,赢得了不少客户。 ◆扎心扎钱 品牌营销的生与死。 生于拉新,死于留存。 我经常问一些老板,我们这次做广告的目的是什么? 有些老板会说,我要让我的老用户感受到温暖。 呸!品牌营销的作用就是拉新。生于拉新,死于留存。 留存的事情应该交给产品,产品打点折,给老用户一些优惠,用户就回来了,但是产品不好,用户转头就走。 营销是拉新好,还是留存好? 一些所谓的扎心广告,目的是去做老用户的情感共鸣,纯粹是浪费钱。做品牌的前提主要的是扎钱,扎完钱就能扎心,扎不到钱就扎不到心。 注释:做广告,就像一个人不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又照顾老客户的心思,又要吆喝引来新用户。 一些所谓的扎心广告,导演主要是想完成自己拍故事的欲望,借助广告练习他拍电影的手艺;再加上企业的传播部门、运营部门,突然洋溢出文艺情怀;然后广告公司跟企业传递的思路是“本次的策略,我们打算去做老用户的情感共鸣”。 ◆情绪张力 一、广告要传播的不是真相,是情绪 二、营销力是引导情绪的能力 经济和知识一样,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但是流量不一样,流量是从低处流向高处。以前只有知识分子才有投票权,现在每一个老百姓都有投票权,谁掌握的键盘越多,谁就拥有话语权。你的营销素材被每天的热点清零,而热点之所以是热点,是因为老百姓的感性在起作用。广告要传播的不是真相,不是真理,而是一种情绪,营销力就是一种引导情绪的能力,引导流量从低处流向高处的能力。 注释:广告的真相,是品牌,是价格,是产品的功能、参数、技术、特点。做广告就是引导情绪,带动消费者的潜意识的艺术。 ◆无须定位 年销售1亿以下的品牌不需要定位。 别被定位耽误了,或许你不需要定位。 年销售1亿以下的品牌不需要定位,只需要定价。 品牌只分两种,实用性的品牌和不实用的品牌。 不实用的品牌价格定得高高的,因为价格高才是护城河。让人感觉钱很卑微。不实用的品牌就是让消费者伸手摘星,不会满手淤泥。 实用性的品牌,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