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1548年,佛兰德斯画家卡特琳娜·范·海默森画的自画像是西方艺术目前目前已知最早的艺术家工作中的自画像。 她发明了这种绘画类别。在她之后,想在自画像上夸耀自己技巧的艺术家总要若有若无地参考她设下的范例。画中,她坐在画架前,正在描绘一幅自画像,左手拿着画笔、颜料盘,右手扶着用来固定手的位置的支腕杖,看起来早已精通绘画这门技艺。 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艺术家画下自己的形象通常要照镜子,而卡特琳娜用自画像定格了这个过程中的一瞬间。这个选择很聪明:这样,她就能大胆、自信地盯着观众看,展示她作为一位画家的气定神闲,而一旦有人质疑她没有像一位淑女一样表现得羞怯、谦逊,她就可以借口说她只是画下了自己照镜子的样子。 在这幅画上,你只能看到她,一切都是关于她的:她的相貌、她的自信、她的才华。最后,她在画的左上角签名“卡特琳娜·范·海默森/自画像/1548年/20岁”。对这位突破了时代的艺术家,我们却知之甚少。 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卡特琳娜是佛兰德斯有名画家扬·桑德斯·范·海默森的女儿,年轻时就成了范·海默森家艺术工坊里的得力助手,并得到了圣路加行会的大师认证。她的小型肖像画能够精准把握人的姿势和神态,尤其受赞助人欢迎,甚至征服了匈牙利王后玛丽。她在西班牙宫廷为王后服务,直到王后去世。 关于卡特琳娜的性格,我们可以从一些线索里猜测:比如,卡特琳娜总会给自己的作品签名——工作坊里的大部分助手不会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隐没在范·海默森这个姓背后。而卡特琳娜显然有更大的野心。 可是卡特琳娜三+岁之后却在艺术史里消失了。王后去世后,给卡特琳娜和她的丈夫克雷蒂安·德·莫里恩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也许,更像是退休金:因为他们离开西班牙后,再也没有人见过卡特琳娜的新作品。 艺术家的名字被一代人记住还不足够。想要被人世世代代歌颂,还需要史学家的努力。1550年,意大利艺术家乔治·瓦萨里出版了第一本西欧艺术史著作《艺苑名人传》,影响和塑造了许多人对西方艺术史的理解。 《艺苑名人传》介绍了许多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和生活轶事,书的全名是《很优秀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生平》,这个题目反映了瓦萨里的野心:他不仅仅要保存一份艺术家记录,还要选出他们当中伟大的艺术家。而且在瓦萨里看来,评判那些伟大的画作需要参考艺术家的生活。至今仍然有人同意这个观点——艺术家的生活和他的作品是不能分开看的,而且艺术史应该呈现的是一代代艺术家的历史,而不是一件件作品的历史。 在《艺苑名人传》中,瓦萨里把文艺复兴分为三部分,其中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拉斐尔生活的16世纪初被称为“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他认为,是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标记了艺术史巅峰的成就(在“文艺复兴三杰”当中,瓦萨里又把米开朗琪罗尊为伟大的艺术家)。 他们作为很好大师的地位就此确立,未来的艺术家们很难再撼动瓦萨里选出的“文艺复兴三杰”的地位。 在瓦萨里厚厚的传记里,他只记录了一位女性艺术家——雕塑家佩普罗西亚·德·罗西。德·罗西出生于15世纪末的博洛尼亚,擅长在果核上雕刻精细的图案,甚至能刻出一幅《最后的晚餐》。她精湛的技艺让她赢得了为博洛尼亚圣白托略教堂创作雕塑的委托订单。她现在的作品也是在这间教堂里创作的——《约瑟和波提乏的妻子》,源自《圣经·创世记》中的故事:波提乏的妻子想引诱约瑟,被他拒绝,在约瑟逃跑时她扯下了他的披风,这后来成了诬陷他的证据。这件雕刻作品有生动的细节,波提乏的妻子手臂上的肌肉和飘动的披风线条都经过了细腻的处理,将故事中关键的一刻用大理石定格了。 这个故事似乎是一个不幸的隐喻。德·罗西成名后,有人散播谣言说她是一个不道德的女人,让她的事业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她最后在贫穷中死去。 即使瓦萨里再版《艺苑名人传》时又加入了三位女艺术家,但是和长长的一百多位男艺术家的名单比起来,仍然显得太少了。瓦萨里对女性艺术家的忽略,或许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从事艺术的女性要比男性更少。无论如何,这个有意无意的忽略,也随着《艺苑名人传》成为艺术史经典,被保留了下来。 瓦萨里通过他的传记把艺术家从工匠推到了伟人的位置,他还希望未来的艺术家们都能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他说服当地统治者科西莫·美第奇赞助建立了欧洲第一所美术学院——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并聘请米开朗琪罗作为学院院长。学院为培养艺术家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除了学习绘画技巧,还要学习历史和文学。在赞助人看来,能够用对历史和文学的理解创作作品的艺术家,比在作坊里只学习技艺的工匠要更高一等。从此,艺术家的地位逐渐超越了工匠。同时,瓦萨里对米开朗琪罗的推崇也通过教育系统传给了下一代艺术家。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