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要守本分,一定要勤劳,这是隐居者和修道者应有的人生态度,也是过清贫生活的基础。
     清贫生活的实质是快乐和富足。快乐、富足不是指物质拥有,而是指我们的内心。
     只有内心富足、快乐,才能守本分,才能知足常乐。
     儒家经典中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夷狄”在这里指未开化人群。依照佛家教理,我们此生富贵贫贱,都是上世修造业缘所得果报,自作自受,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就叫守本分。人人都守本分,不贪、不嗔、不痴,这个世界也就太平了。
     人应该勤劳,不可贪图他人劳动成果。懒惰的人总希望坐享其成,以 少的劳动换取 收获,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大自然虽然慷慨,但不姑息懒汉。懒惰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勤劳不仅指劳作,也指学习和思考。中国古代圣人孔子说,学习并且遵照着去做,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他的弟子曾参也说:我每天都会再三审视自己,用以修正自己的言行。
     思考不是要我们考虑什么世界经济军事大事,或者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而是要我们时刻关照自己的内心是否清净,起心动念是否还有贪嗔痴三毒烦恼等。这叫做正思维,也叫做正知正见。
     无论世出世间,正知正见 为重要。
     沩山禅师对仰山禅师说:“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只要知见端正,就不担心误人歧途,这是立身的根本,修道的根本,不可不知。
     学习、思考、劳作如此,修道 是如此。唐代神秀禅师那首偈子对我们现代人或许 加有用:“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修道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修道者除了要发心纯正、正知正见外,在修持上 要勇猛精进,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唐代长庆慧棱禅师坐破七个蒲团,赵州和尚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很好的示范。
     一位老修行告诉我,看一看住山人的茅棚,看一看他们的脸色,就知道他们的修行功夫如何了。
     真正的修行人,茅棚一定打扫得很干净,劈柴、蒿草都堆架成垛,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清洗得一尘不染。他们除了时时拂拭心上的尘埃,也洗净衣上的污垢。
     晴天砍柴,雨天诵经。
     白天劳作,夜晚打坐。
     无论动与静,他们的心始终在功夫中,绵绵密密,未有丝毫懈怠。他们身体健康,腿脚轻盈,脸色红润而有光泽,充满安详和喜悦。他们深深地懂得农禅并重的道理。
     住山就是要抛弃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模式,过清贫快乐的山居生活。不依赖他人,不依附社会,将自己融人到大自然中去,单纯而诚恳。用汗水浇灌脚下土地,用智慧长养心中菩提,时时警示,刻刻自省,这样才能真正在山里住下来。
     住山还要与山相适应,以山为邻,以山为友,以山为依止。将自我身心和山林融为一体,这样才称做住山。
     苏轼有《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真正住山的人,不但入得了山,也出得了山,这样才能真正得山居之乐。
     入山要眼前无山,出山要心中有山。眼前境界是山,自我身心也是山。时时刻刻,我们都安住在山林里,简穆宁静,如如不动。这样才称做住山。
     试问山上的自云和溪中的清泉,你们还记得那些衣袂飘飘的住山人吗? 闭关 现在的年轻人在寺庙、道观里住久了,积攒了一些单资,便想着住山。买下一个茅棚后,就对人家说,他(她)要闭关了。
     且不要说“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这些古训,单说担水劈柴这一“关”,他们就很难过得去。
     如今的寺观几乎都分布在大城镇里,不出坡,不舂米,不担水,不劈柴,有些甚至不上殿。在寺观里住,衣食住行样样不用担心,久了,难免养成一些懒散的习气。许多初到山里的年轻修行者,不要说担水劈柴,连生火煨炕都不会, 不要提背粮、做饭、洗衣、种地、修补茅棚了。
     这大概就是古德说的“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浅陋、福德因缘不足”的表象吧。丰衣足食对于修道来说并非好事,清贫的日子才能养道。
    养其道心,养其道志,养其道行。
     于是,住山、闭关只能是一句空谈,一种执著和妄想而已。P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