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出版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010年7月,颁发了《国家中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这份《纲要》把“坚持能力为重”放在了战略主题的位置,指出教育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美好未来。”这对学生的职前教育、职后培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高质量的职业培养机制。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战略部署,解决技师学院、技工及技工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缺乏实用教材的问题,我们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和院校的教学需要,充分汲取技师学院、技工及技工学校、高职高专院校在探索、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学成果,组织编写了本套“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技工及技工学校规划教材”丛书。在组织编写中,我们力求使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以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学生培养以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以职业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定位立足于学生职业展,突出学以致用,并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的个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一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发展奠定基础。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确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紧密关联,打破“三段式”与“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围绕职业活动中典型工作任务的技能和知识点,设置课程并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体现技能训练的针对,突出实用和针对,体现“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从学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行设计,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依据职业能力,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在职业情境中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课程内容要反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方法,突出教材的,更多地将新技术融入其中,以期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要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模块教学: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模块教学形行设计和组织。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构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紧密关联的教学单元模块,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优化模块教学内容,实现情境教学,融合课堂教学、动手实操和模拟实验于一体,突出实践教学,淡化理论教学,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注重实用、操作、科学。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相互支撑,贯彻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相关知识为支撑的编写思路,切实落实“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并尽量采用以图代文的编写形式,降低学,提高学生的学。此次出版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师学院、技工及技工学校规划教材”丛书,是电子工业出版社作为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职业教育理念探索和实践的又一步,希望能为提升广大学生的业竞争力和业质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电子工业出版社
职业教育分社 2012年8月
本书根据技师学院、技工及技工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以典型任务为载体,从职业分析入手,切实贯彻“管用”、“够用”、“适用”的教学指导思想,把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并按技能层次分模块介绍车削、铣削、磨削、钻削、镗削及齿轮和典型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技术。本书较多地编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内容,还介绍了许多典型的应用案例,便于读者借鉴,以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技师学院、技工及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数控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技师培训教材和相关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本书的编写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和技能学,形式新颖,职教明显;在保证知识体系完备,脉络清晰,论述深刻的同时,尤其注重培养读者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企业岗位技能的应用能力,并结合大量的工程案例和项目来使读者一步灵活掌握及应用相关的技能。
本书内容全书共分为8个课题43个模块,内容由浅入深,覆盖了车削、铣削、磨削、钻削、镗削及齿轮和典型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技术。
配套教学资源本书提供了配套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括专业建设方案、教学指南、电子教案等必需的文件,读者可以通过华信教育资源网(.hxedu.)下载使用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E-:yangbo@phei.)。

本书主编本书由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建国、谭海林、肖爱武主编,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陈镜荣、广东省技师学院晋波、长沙航天工业学校刘才志副主编,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谭亲四主审,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焦建雄、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刘炜、万志坚等参与编写。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有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鸣谢鸣谢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湖南省职业技术培训研究室对本书编写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同时鸣谢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湖南省职业技术培训研究室)史术高、刘南对本行了认真的审校及建议。主编
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