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多数孩子在7岁以前已经进入了幼儿园,进行新的生活方式体验。体验只是一种假设和模拟,为后期正规的入学进行铺垫,就如每个孩子前期的成长一样,都是为了后期独立的社会生活做好各项铺垫准备。 正式进入学校的孩子,思想和语言方式都会有很大程度的转变,因为正规的学校教育会存在*多明确规则影响,孩子要接受的教育也会*加系统。学校的系统教育跟孩子成长过程非常相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老师不可能教他五年级的知识,多数孩子都是在延续着顺向状态进行学习发展。 在学校的系统教育中,所有知识都是根据孩子的生物发展因素制定的,它充分考虑到每个阶段孩子的语言、认知、理解、思维等功能发展,让孩子可以稳定有秩序地一步步成长。 进入学校后,孩子的语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分离模式,他们在家跟父母谈话时,会采取本能的需求反应,自我控制能力低,表现出任性和自我。他们在学校跟老师谈话时,自我抑制能力会增强,表现得懂事顺从。 一个7岁的男孩总喜欢在家乱扔东西,每次玩过的玩具,穿过的衣服,都会随手乱扔,需要时又找不到在哪里,然后,还会对父母乱发脾气。有**孩子又想起玩模型玩具,可是在房间找遍也没有找到,生气地问妈妈:“你把我的模型玩具放在哪里了?”他每次找不到东西,都会习惯性地质问妈妈,认为妈妈可以帮助自己找到任何失踪的东西。 妈妈回道:“我不知道,前两天你不是还玩了吗?你自己放哪里了?”孩子烦躁地说道:“我上次玩过,就放在箱子里了,肯定是你收拾东西时又换了位置。” 在这个时期抚养者很容易发现孩子喜欢推脱的方式,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有错误,即使明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也会找各种理由指责给别人。 妈妈耐心回道:“我没有收拾你的东西,你再到其他地方找找看。”孩子象征性地在房间转了一圈后,生气地说道:“没有找到,肯定是你给我弄不见的,因为每次东西丢了,都是你先找到。” 这也是孩子经常说的话,他们会用简单的因果思考理解问题,如果谁能每次都找到东西,肯定是他自己预先放好的,所以,妈妈每次都主动给孩子找到东西,让这个孩子形成了固定思考习惯,只要东西丢了,肯定是妈妈放起来了,也只有妈妈可以找到。 听孩子这样说,妈妈有些生气地大声说道:“妈妈什么时候放过你的东西,每次都是我帮你把乱扔的东西找到,你还赖上我了。”孩子耍赖地说:“我不管,你必须负责给我找到。”妈妈没有理会他,*后在孩子房间的床下找到了模型玩具。 这可能是许多抚养者会遇到的一种现象,特别是那些日常马虎大意,有随手乱扔东西习惯的孩子,他们常常会因找不到一些东西感到焦虑,又不肯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抚养者每次都帮他们寻找,孩子就会认为家里的东西,都是抚养者在负责,所以,抚养者应该帮助自己找到任何东西。 抚养者要想改善孩子这样的习惯,只是口头教育起不到任何作用,孩子喜欢推脱责任,因为他们恐惧面对错误惩罚,所以无论是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只要有了错误出现,多数孩子总会为自己找一个开脱的理由。 对于有这样习惯的孩子,抚养者只有把孩子的不良习惯矫正,在家庭生活中清晰明确划分责任和规则,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东西,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才没有推脱的机会。 有些抚养者头疼孩子这种推脱的方式,一边抱怨孩子,指责他们的错误,一边又重复帮助孩子收拾残局。那么,孩子会被抚养者的行为影响成习惯,促使他们的坏习惯不断增长,对抚养者的依赖感*加强烈。 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面对老师的批评和询问,他们不会将错误推卸到老师身上,*不会表现出自我任性。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