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西奥多·魏瑟尔刚靠近苏联边境,就感到不寒而栗。 1954年,从西欧前往苏联会让任何人都心生畏惧,魏瑟尔则更需要勇气。“二战”期间,他是一名德国士兵,曾在东部战线被苏联军队抓获并沦为阶下囚。如今他40多岁,对自己在苏联战俘集中营的日子仍然记忆犹新。这次出行是他恢复自由后第一次前往苏联。在踏上旅途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担心战争中遇到的人会认出他,所以他买了一顶红色的帽子,拉低帽檐遮住了眼睛。’ 魏瑟尔踏上的是一次开拓之旅。在冷战主导西方公共话语之际,他却前往“共产主义之都”。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政变,西欧担心过分自信的苏联在家门口构成威胁,而美国则陷入红色恐慌之中,这种恐慌是由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对共产党人进行公开谴责所煽动的。 但是,魏瑟尔并非那种轻易罢休之人。他既然已经从汉堡出发去购买石油,不达成交易绝不罢休。他沿着莫斯科宽阔空旷的公路一路前行,在一个为数不多的获准接纳外国人的酒店里人住,期待引起苏联政府的注意。 魏瑟尔并没有等很久。他很快就争取到了与叶夫根尼.古罗夫共进晚餐的机会,古罗夫是全苏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联合公司的负责人,这个政府机构控制着苏联的石油贸易。古罗夫强调意识形态,比许多人更早认识到石油作为战略武器的潜力。。而魏瑟尔并没有意识形态的顾虑,他主要是为了利润而来。他的公司马巴纳夫特是一家业务遍布联邦德国的燃料分销商,但是当时正在亏损。魏瑟尔需要找到新的石油来源卖给他的客户,这就意味着要去几乎没人敢去的地方。 两人在哪里用餐、吃了什么东西,这些并未被记录在案,但是一位苏联高级贸易官员与新结交的一名前战俘坐在一张桌子旁,在克格勃的密切监视下彼此敬酒,肯定是极不寻常的一件事。谈判持续了一段时间,魏瑟尔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全苏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联合公司出售给他一批柴油在联邦德国转售。然而,魏瑟尔的开拓精神将证明这次交易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至少起初如此。回到德国后,由于他与冷战对手做交易,结果大多数石油产业都拒绝跟他合作。先前帮他在全国各地运输燃料的船运公司,现在也拒绝与他做生意,原因是公司的客户不愿意租用以前运输过苏联石油的船只。。 但是,魏瑟尔是个交际高手,宽阔的脸庞带着坦然的神情和迷人的微笑。他知道通过这次莫斯科之行,自己获得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即从“铁幕”背后结交了一位联络人。第一次交易标志着一种关系的开始,这种关系将持续很多年,给他的贸易带来丰厚的利润。1956年,古罗夫回访了魏瑟尔,并在慕尼黑签署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合同——向马巴纳夫特公司出售柴油。不久,这位德国商人又从苏联政府购买了原油。 早期与苏联的交易是魏瑟尔个人的胜利,这证明了他的勇气、毅力和魅力。但是,这些交易也说明了世界的变化趋势,魏瑟尔等大宗商品交易商将会在世界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萧条、停滞和战争,世界正在进入稳定和经济繁荣时期。战争的恐怖已经被和平取代,这是一种通过美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所维持的美式和平。20世纪40年代中期,人们在生活中实行价格控制和定量配给,到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美国、欧洲和日本家庭能够买得起电视、冰箱和汽车。1950一1955年,一半以上的美国家庭购买了电视机。。 随着自由贸易和全球市场取代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到处都在开辟新的贸易路线。世界经济正以靠前的速度增长,这导致自然资源消耗越来越大。这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魏瑟尔已经认识到,这个崭新的世界为接近依赖国际贸易的公司带来了靠前的机遇——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商能够以世界为画布,舞笔弄丹青。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