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案例分享一

;;;; 五岁的凯凯,是个看起来很害羞的男孩,他第三次来室的时候才敢坐在地垫上。次来的时候,凯凯站得离门口远远的,只是大哭;次倒是愿意门口了,但始终不愿意把脚踏入室内,所以我便坐在门口陪他玩简单的积木。前两周我们都是在门边待了一个小时,直到这次他才愿来室瞧瞧了。

;;;; “带他去亲子馆或游乐园都是浪费钱,因为他什么都不敢玩,怎么鼓励、怎么陪伴都没用。”爸爸在闲聊中说了一句很无奈的话。

;;;; 其实凯凯对于静态的游戏都很喜欢常很爱组合火车轨道、搭积木、玩涂鸦、看绘本之类的,但凯凯的爸妈觉得一个男孩这样的运动量有些不够,所以除了尽心尽力地在假日安排出游之外常晚饭后也会带他到小区或的公园玩一阵子,算是很用心的父母了。

;;;; “对于照顾孩子,照理说,我们做得不少,但凯凯怎么还是怕接触新环境呢?我们自己小时候也没有这样呀!”爸爸表示很疑惑。

;;;; 评估后发现,凯凯不论是大动作还是精细动作都比同龄孩子发展迟缓些,这是因为是只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对新的事物和新的挑战一味地选择逃避,导致刺激量和练足,这并不是脑部问题或基因疾病等。

;;;; 临床观察三次及各种评估再加上爸主诉后,我确定凯凯对前庭觉的刺激反应过度敏感衡感很差,走在稍微凸起的地面都可能会跌倒,所以他喜欢稳定的活动,不喜欢移动位置的活动,而环境当中有摇晃、旋转的情况时,他会很好害怕、手心出汗、不停眨眼,情绪也会很激动,常常问:“会不会掉下来?”“会不会跌倒?”“这样很危险吧?”严重的时候甚会大哭大叫,需要安抚。凯凯的妈妈说,他再小一点的时候,甚连搭直梯或手扶梯都不敢,更别提荡秋千这类的活动了,会一直呼天抢地。

;;;; 不仅如此,凯凯的情绪也阴晴不定,前一秒还像个天使,后一秒说翻脸翻脸,在幼儿园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凯凯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尤其不愿意上音乐课,老师虽然很努力行个别教导,但有时仍会为了团体活动顺行而先让他在一旁安静地做他想做的事。

;;;; 妈妈还补充说凯是看起来很累的样子,也常常喊累,走路走到一半耍赖不走。我告诉凯凯爸妈,若是前庭觉调节不佳,会造成肌肉张力偏低,所以他可能花了很多力气在适应环境,能量耗尽容易疲惫又情绪不稳定。

;;;; 两个月后,爸爸告诉我,凯凯有天突然对他说:“我很喜欢黄老师,因为黄老师会等我。”我笑着点点头说:“这个世界需要有人懂他才行。我们多给他一点时间,他会越来越好的!”

;;;; 经过评估发现,在凯凯的这些行为诱因中,前庭觉反应过度所占比例较高,凯凯是偏向前庭过度反应中常见的重力不感。

;;;; 对重力的感是情绪和行为发展的基础,我们从出生开始,身体不断地在和重力(地心引力)互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花很多力气学对抗、控制身体,像宝宝抬头、翻身、坐起来、站立、走路等,都是在重力作用下经历的一个个慢慢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 前庭神经会接受视觉、脊椎、小脑的信息,整合产生眼球动作,若过度敏感的话,会很怕改变姿势,一点点高度都会害怕,并可能会有以下情况。.?对身体定位概念不佳

;;;; 常会错估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是觉得自己快要掉下去了,快跌倒了,明明没有危险,却仍有危机意识,跟身体所处的确切位置无关,而是大脑接收到前庭传来错估信息。同时也会害怕搭乘直梯、荡秋千等,甚会害怕需要把脚抬离地面的事情,喜欢脚踏实地,通常请他原地上下跳的时候,他的脚都还是在地上的。需要转换两个以上(含两个)事物时会感到害怕

;;;; 如上下各种交通工具括公交车、地铁等)、上下楼梯出电梯、上下斜坡(像公园的小土丘、凹凸的地面、拱桥等)、转换不同材质会使其重心不稳面(如一般的路一沙坑或泥土地,地板一地上的软垫等)。容易抗拒头部及身体姿势的改变

;;;; 会抗拒头部往上需要跳跃的动作或运动,如球类运动都需要跳跃,跳绳或游戏也常有向上的动作;头部往后像是需要后仰的动作,如爸妈帮忙洗头时、坐可以后仰的椅子觉得会摔下去。也会抗拒一些如体操或武术等会做倒立、翻滚、翻单杠、下腰等动作的运动,所以游乐场所中很多设施都会让这样的孩子感到恐惧而避开。P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