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培养孩子认可和接纳自己 ;;;; ;;;;“无法爱自己的人也无法爱别人”这句话听说过吗? ;;;;我在做心理咨询师的 16 年里,接受了几千人的心理咨询,“能够认可自己的人,也能认可别人”“既能认可自己又能认可他人的人,才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类似这样的实例,我遇到过不少。 ;;;;反之亦然,无法接纳自己的人,也很难接纳别人。这样的人容易产生受害者意识,常会冒出“世间炎凉、为什么受伤害是自己、这样的社会真让人感到泄气”之类的想法。 ;;;;认可自己并接纳他人的人,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光都会在愉悦的心情中度过。有时,他们虽然也会受到伤害或是遇到烦恼,但是当他们竭尽自己所能,积极面对无法解决的难题的时候,说不定可以对他们提供帮助的贵人会出现在面前。 ;;;;但是,仍有不少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在当今这个以成败论英雄,提倡成果主义的社会,认可他人,以贡献社会的姿态生活,能迎来丰富多彩的人生吗?”“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是归根结底现在还是一个遵从丛林法则的竞争社会”。 ;;;;“阿德勒心理学”你了解吗? ;;;;奥地利心理学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的心理学提倡着重关注育儿和教育。虽然这一学说诞生于 100多年以前,但是在日本直到很近几年才开始受到关注,并且掀起了人气热潮。 ;;;;受到关注的原因主要在于当今日本社会终于可以理解并接受阿德勒博士所阐述的内容。我个人认为,也是说,这个时算追上了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所阐述的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智慧。 ;;;;阿德勒博士确定的育儿目标是要教育出拥有以下“行为”或是“思考”(心理活动)能力的人。 ;;;;行为目的:“自立”“与社会协调共生”。 ;;;;心理层面的目的:“我有能力用自己的力量解决我人生 中的问题”“他人皆为我的伙伴”。 ;;;;概括起来是:“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能力,把他人看作是自己的伙伴,自立,能与社会和谐共生。” ;;;;不只是说冠冕堂皇的话,认可自我,接纳他人,以贡献社会为己任的人,才能够自立于社会,成为被社会接纳的人。但是,怎样的人才是“自己认可自己的人”呢? ;;;;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容易接受那些对自己有自信的人。 ;;;;而且,大家还会有一些理解上的误区,比如“如果没有特殊的能力,与周围人相比没多么很好,无法拥有自信”“认可自己,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有些可笑吗?” ;;;;认可自己首先是能够接纳处于当下的本真的自己。“虽然我很想得到 100 分,但是我也接受只能得到 70 分的自己”,这是认可和接纳自我。 ;;;;另一方面,无法接受处于当下的真实自己,会是以下的样子:“我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无法接受现实中的自己;“这样的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无法接受自己的存在,以及一些其他的表现形式。 ;;;;“人无完人,得 70 分也没什么” ;;;;初看这种表现形式,我们会认为他们是能认可和接纳自己的。但是对于得了 70 分仍然感到真正满意的人,他是接纳自己;而如果期望得到 100 分的话,因没有得到而感到失望是不接纳自己。失望、后悔,都是因为不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