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21年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

刘凯

21年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宏观理论探讨和具体问题考证方面都有较多突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学科交叉方法的使用、史料的刊布与整理等都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以下分重要会议,史料整理与刊布,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民族,天文与地理,都城、军事与法律,思想文化,中外交流和考古等共12个部分,分行介绍。

一、重要会议

本年度重要会议可分作3类,分别是纪念会议、学术会议与学会会议。囿于篇幅,仅列举代表会议。

首先是纪念会议。本年度武汉大学召开“纪念唐长孺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追思先生学术精神,展望中古史发展。其次是学术会议。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主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承办的“史料、视角与方法: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讨会”于4月在青岛举办,议括对世纪以来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传统史料研究、出土资料的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反思:由学团主办、古代史研究所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1?史学)于8月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中古中国制度?礼仪与精神生活”,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编户齐民与国家治理”“考古与都城”“礼制史”“政治制度”“信仰”“物质文化。知识史”等6个议行了探索。学会会议方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员大会于11月以线上方式召开,选举产生了第13届学会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二、史料整理与刊布

史料整理与刊布主要体现在史籍、碑刻与考古简报3个方面。

史籍方面。作为中华书局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的成果之一,景蜀慧主持修订的《陈书》(中华书局,8月)面世。旧版“南朝五史”由仲荦先负责,《陈书》由张维华点校,宋云彬编辑整理,1972年出版。本次修订,改以上海图书馆藏1933年上海涵芬楼影印中华学艺社辑印古书之九《陈书》为底本,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充分参考学界校勘与研究成果,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纠正错讹,如卷二七《传》末尾处有“持清标简贵”,原点校本专名线标“”二字,将“持”作动词解,而修订组注意到持”是的字,《陈书》各卷末的“史臣日”于传主通常称名不称字,改作“持”三字连标专名线。在此基础上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形成了一个文本、校勘精良、标点合理的修订本。《陈书》点校本校勘记原有534条,修订本增加到960条。其订本新增校勘记542条,删除原校勘记约110条,改写原校勘记约160条,修改补充原校勘记185条,沿用原校勘记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