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03年左右开始今,中国美术学院策展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便是将艺术与社会思想打通,深入历史脉络的肌理与社会现实的深处,不断拓展问题界面,厘定发言位置。

“地之缘—一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计划借中国美术学院七十五周年校庆的契机在0203年间启动。“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考察团”以伊布尔、德黑兰、东京-京都、曼谷以及杭州为考察点,将各地所见社会生活现场和当代艺术面貌与其历史、政治及文明的脉络相结合,分别析厘各地的问题与经验,提出“相交的平行线”、“器物之复活”、“理念之墙”、“入境/越境”、“可见与不可见的生活”的讨论主题,之后于03年邀请亚洲各地艺术家共同会聚“双重时间”展,呈现与西方主流艺术理路不同的、在亚洲文明脉络下的特殊体验与思考,并鼓舞自信去发展这些的多元的充满生机的艺术实践。

“与后殖民说再见”是第三届广州三年展的主题,整个计划从076月启动,历经八站“流动论坛”与一个主体大展,策动术与思想各界众多同仁,分阶段于伦敦、广州、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多个艺术机构,在文化政治层面、艺术策展与创作层面、创作与生存论层面,“通过视觉来思考”、“创造的焦虑与可能世界”、“与后殖民说再见/后西方社会?”等议题共同展开深入探讨,对后殖民主义及其限行入里剖析。大展于08年下半年在广州举办,设立中的计划、思想屋、自由元素、计划四个板块,展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8位艺术家的新作品。“与后殖民说再见”不但是从后殖民“出走”,而且是“重新界定”和“再出发”。

“排演”是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词,强调展览作为一种文化生产的实验和开放。整个计划从106月开始,共展开五幕:“胡志明小道”、“指路明灯”、“巡回排演——主体展”、“社会主义自我管理理论及实践——南斯拉夫”、“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该计划希望改变展览作为表演空间而成为创作空间,使艺术家成为开放的主体,成为创作-交往并行过程中不断更新的“跨主体”,以摆脱被艺术系统雇用的感觉和生产“社会订件”的命运。

12年亚际书院成立,联合了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及东南亚等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思想家、艺术家共同开展工作,旨在为亚洲思想界创造新的互动空间,寻找新的知识方式,克服殖民、战争与冷战在区域内造成的沟通障碍和思想困境,推动亚洲思想界在知识生产层次上的连带和合作。亚际书院成立之际即举办“变动中的世界,变动中的想象——12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以此搭建起亚洲思想界思想碰撞、精神联结的平台;之后于14年启动“人间思想论坛”和“亚际双年展论坛”,从思想运动与艺术运动两个方向开展工作,力图创生产的新境界;15年春以纪念万隆会议六十周年为契机联结亚非拉第三世界多个地区的学者、思想者共同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