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一、章学诚生平

《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史学理论家章学诚(乾隆三年一嘉庆六年,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父亲章镳,乾隆七年(1742士,十六年(1751)授湖北应城知县,后因事免官,贫不能归,仍居应城。喜史学,并注重有自己的见解,对清代浙东学派学者邵廷采(著《思复堂文集》)的学问很推崇,自己则曾删润五代十国,题为《章氏别本》。这些都对学诚产生了影响。学诚少时天资鲁钝,又常生病,一日读书才百十字,又犯病中止。十四岁那年,父亲官湖北应城知县,学诚随他到应城。十五六岁时,资质仍然呆滞,却知道,曾拿《左传》加以删节。父亲见了告诉他,这样对编年之书仍按编年删节,无有创意,不如试一试按纪传体裁重编一下。于是他在课余将《左传》《国语》的材料打乱,重按纪、传、表、志的体裁编为《东周书》,近一百卷。此举虽属“少年儿戏之作”,却使他对辨桥中书体例有所领悟,因而影响到一生的治学。青少年时期所受的庭训使他体会到:读书要“能别出意见,不为训话牢笼”。这一条,乃是他一生治学的宗旨。

从青年时期起,章学诚不顾生活贫困,一心向学,为此一生砥践行。他曾回忆说:二十岁以前很鲁钝,读过不住,写文章不会用虚字。以后才渐渐开窍,经训他不懂,读史部书却有特殊领会,能道出其中得失。他独自思索,认为史书在纪表志传外还应有图,要有史官传。又因协助父亲修《天门县志》,初步有了自己的修志主张,如:体例上应设纪、谱、考(典制)、传;应另外整理保存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议立“志乘科”。学诚于二十三岁、二十五岁两次应顺天乡试,均落选,国子监学/p>

二十八岁(乾隆三十年,1765)以后,入确立治学方向、丰富学术思想的时期。这一年,章学诚在北京向朱筠问学,对他影响为重大。朱筠是当时学者,数年后清廷开四库馆的盛举,是他任安徽学政时奏请开馆校书而引起的。听了学诚讲读书的心得,朱筠甚加赞许,鼓励他“申子之道,任子之天”,必有成;并劝他科举时文非君所长,也不足学。大庭广众之中,学诚议论滔滔不绝,众宾客相视愕然,朱筠却微笑欣赏。朱筠的指点,使学诚确立了治学“贵识古人大体”,重“别识心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志向。他不去效法考据家们作训诂、制度这些问题的研究,而要从大的方面探求学问的义理、学术的源流。他生活无着,寄居朱筠家,却得以时常接触当时的学者名流,阅读朱筠丰富的藏书,大开了眼界,学问显著增讲。次年,他写信给族孙章汝楠说,他写的文章,除朱先生一人外,“朋辈征逐,不特甘苦无可告语,且未有不视为怪物、诧为异类者”。但是他不动摇,因为他相信:“学者祈向,贵有专属。”①应该有自己的方向和志趣。久居国子监,穷兀闻。此年,欧阳瑾摄国子监祭酒,擢拔学诚名列,引起全体生员诧怪而哄笑,欧阳先生则称誉“是子当求之古人,固非一世士也”。

次年秋,国子监修志,遂令学诚专司笔削。

乾隆三十六年(1771)秋,朱筠任安徽学政,由章学诚、邵晋涵等随同,离京同到太平使院②。次年春秋,学诚仍从朱先生游,中间曾到宁波访问宁绍台兵备道冯廷丞。学诚著《文史通义》实始于此年,其于秋冬间致国子监司业朱棻元(字春浦)信中云:“是以出都以来,颇事著述。斟酌艺林,作为《文史通义》。书虽未成,大指已见辛楣先生候牍所录内篇三首,并以附呈。先生试察其言,必将有以得其所自。”③辛楣即钱大昕,他长学诚十岁,当时以精于考据名著士林,学诚在朱筠处与之相识。在其致钱大昕信中同样告知撰著中的《文史通义》的宗旨,并附上三篇诚恳地征求意见,信云:“然赖其书(按,指《汉书·艺文志》),而官师学术之源流,犹可得其仿。故比者校雠其书,申明微旨,又取古今载籍,自六艺以降讫于近代作者之林,为之商榷利病,讨论得失,拟为《文史通义》一书。分内、外、杂篇,成一家言。虽创未及什一,然文多不能悉致,谨录三首呈览,阁下试平心察之,当复以为何如也?”章学诚在宁波台署曾遇见戴震,两人在修方志体例上意见不合。其后学诚过杭州,听说戴震与人谈话间痛诋郑樵《通志》,便撰《读〈通志》叙书后》(后改为《申郑》),肯定郑樵“发凡起例,绝识旷论”。学诚对戴震有这些批评,但又对他作了充分的肯定:“求能深识古人大体窥天地之纯,惟戴氏可与几此。”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