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我是大山里长大的孩子,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大山给我以力量和胸襟,教我学会攀登与求索,可我知道,也有我会走出这座大山,走向更远的未来;我也知道,约其一生我都走不出这座大山,只因它承载了我生命的厚度。

走出大山

我出生于贵州一个偏远的山村。回忆儿时,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画面,是一间条件简陋的教室。

墙壁已经掉了漆脱了皮,黑板似乎永远也擦不干净,课桌椅在晃动的时候会发出吱吱呀呀的抗议声,这不是回忆的滤镜,而是我对那个年代自己求学的地方的真实回忆。我没有在课桌上刻过“早”字,也没有因为学忘食到蘸着墨水吃馒头,可我也将“天道酬勤”和“读书’奉为人生指南。

儿时的我,实在太渴望走出大山了。

小学四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把我平静的生活打乱了。我曾经的玩伴.一一位年仅14岁的少年掇学为人父了,这种震撼今都让我难以忘怀。我看到身后背着孩子的他,脸上有着不该属于他这个年龄男孩的沧桑,有着认命般的麻木,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是山里人的人生吗?我问自己。早早缀学,娶妻生子,种田养家,再让孩子重复这样的人生吗?或许每个选择留在山里的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我心有不甘。

我透过家里的黑白电视,渴求地探索着山外面的世界。我看到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窗明几净的教室和让人大饱眼福的美食..我知道吸引我的并非城市本身,而是它带来的,我从未领教过的人生体验。好奇心打开了我心里的一扇门,冒险精神和更多的想象力。大山对我似乎不再有吸引力,我渴望离开它,去寻找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我庆幸自己做出的个选择是努力学/p>

当我的成绩从班级后几名一路飙升到前几名的时候,我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刮目相看,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当时的我并不是为了那张红榜上前面的位置,而是将来能在大山之外为自己博得一席之地。这样,我作为“学霸”和“别人家的孩子”一直到高中都名列前茅。从初不甘于此生禁锢在大山中的“觉察”,到为了考上大学做出的改变,我咬牙坚持了整整8年。这期间没有任何一次放弃,小到一次次测验,大到一场场模拟考试,我拼尽,为了心里的目标从不觉得辛苦。我还记得那时候自己快乐的事,是看着地理课本幻想,想象着终有能目睹非洲的动物大迁徙,触摸法国埃菲尔铁塔,看到北欧的极光,踩上澳洲黄金海岸的沙滩,以及摸一摸万里长城的条石和青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