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章导言

1.1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1.1.1选题缘起

教育质量的本质提高首先取决于教师,教师教育又首先取决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因此,要提高外语教育质量首先要研究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影响职业发展的要素之一是外部环境。

教师发展环境的研究首先起源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探究。一直以来,教育学上都存在着“环境人”和“理人”的假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观点很好地诠释了“环境人”的概念:成年人行动方式多多少少是由环境决定的(杜威,14)35。据此,教师也需要在环境中,或者说通过环境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环境人”作为一种哲学的人生成假说,为教师的职业发展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

“理人”的教师形象假设将教师从教育环境、教育情景中支离出来,从而隔断了教师与教育生活之间的融合式关系,教师的展变成了孤立的存在。“理人”是孤立于环境而存在的仅从理智和认识出发的人。根据这种假设,教师不再是有血有肉、具体鲜活的人。

实际上,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人的身体生活在一种环境所环绕的境遇之中,环境是人的环境,人是环境的人,人与环境相互参照、相瓦定义,这是“环境人”的概念。根据这一假设,教师发展和他们生存的环境密不可分。以来,学界对于理人、人、社会人、经济人等讨论轧多,而对于“环境人”则关注较少。

在教师发展环境的研究中,教师与环境渐趋统一,相互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行理解:

(1)成长环境对教师发展的多样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人”假说认为:教师所处的环境有宏观环境、中间环境、微观环境等。各类环境对人的影响既有理的,也有非理和无理的,教师在这种多重的环境影响下,其教育行为表现为自主和不自主的统一。其中,教育的观念、制度、知识等会使教师行为表现出自主,而环境中的先验传统,固有规则、自然惯例等则会导致教师行为的自主和不自主。由此可见,教师行为的自主和不自主都更多来自环境的影响。

(2)教师发展必须立足于环境并与环境互动成长

作为教师发展的知识来源和根本依托,环境是教师一切专业发展的源泉。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人与环境的互动、生存经验和达成平衡是人成长的根本条件,因此,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也不能脱离环境而实现,教师始终与环境同呼吸、共命运、相互、相互生成,教师发展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教师与环境互动机制的揭示和探究。

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界开始对教师发展问行研究。研究首先关注教师自身因素,如教师的认知能力和专业素质,教师的知识构成要素,以及教师发展的阶段问题、教师的成长等。国外教师发展外部因素的研究始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兴起及其框架下的对于教师发展情境的探究(Freeman,02; Putnam et al.,00)人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社会变革加速了外部结构与内部意义直接的矛盾,外语教体上面临着职业发展的困惑和迷茫(徐浩,14;张莲,13;周燕,05,11;文秋芳等,17a,17b).在此情境下,我们需要研究教师的发展环境和真实世界(叶谰等,01)。环境研究对于外语教师的意义毋庸置疑。

本书聚焦于外语教师中的一个群体:俄语教师。研究缘起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70多年中,中苏(俄)关系几度变迁,外语语种专业、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多次转变(文秋芳,19)。俄语教师身处其中,其职业发展环境也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