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序一
  10年10月,《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颁布,提出我国现阶段将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12年7月,《“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强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宏观引导和统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未来经济结构战略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需要我们深刻认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共技术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深化应用,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应用电子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强以网络化操作系统、海量数据处理软件等为代表的基础软件、云计算软件、工业软件、智能终端软件、信息软件等关键软件的开发;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及工程分析软件、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通过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带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发展,信息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创新企业信息化机制,实施行业信息化服务工程,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北京赛迪信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出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深度融合中的应用》一书,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领域和区域的应用现状、趋势和信息化架构等做了详细的分析,对各级、企业在新形势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给出了典型应用场景和应用案例。本书有三大特点:
  ,作者阵容强大,研究有高度。本书的作者汇集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相关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的从业人员,业界的专家学者,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和趋势结深入,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架构和场景的研究科学实用。
  ,内容视野开阔,范围有广度。本书从行业应用、综合应用、智慧城市等方面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应用趋势、信息化架构,研究范围、覆盖广泛。
  第三,案例实际具体,分析有深度。本书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实践给出了大量具体的典型应用场景和应用案例,在创新特点与借鉴价值方面的案例剖析对于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单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苏波
  副部长
  13年11月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和《 “十二五” 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文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可概括为三大领域:一是宽带、泛在、融合、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括宽带接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数字电视网、云计算、高能计算机、新型网络设备和智能终端等;二是电子核心基础产业括高能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智能传感器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三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产业括基础软件、云计算软件、工业软件、智能终端软件、信息软件、云计算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网络信息服务、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1万亿元,增幅超过15%,规模以上电子工业增加值增长12.1%,软件业实现收入增长28.5%,我国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均超过50%,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占全国外额的30.7% 。电子工业和电信运营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4.75%和 1.27%,即电子信息产业占GDP的6%,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电子信息产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信息技术作为通用技术其更重要的贡献是对各行各业产业的带动以及对社会管理和民生的影响。通用技术具有目的的通用和创新的互补,它会通过通用目的技术和应用产业之间以及不同的应用产业之间的外部对经济产生广泛深远的放大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更为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化的应用相对其他产业领域其外部作用更大。
  近国外一些学者讨论第三次工业,尽管对第三次工业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新一轮的技术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互联网的创新是重要驱动力,它与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等的结合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反映在制造业上。
  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将表现出日益鲜明的时代特征。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应用深度渗透为金融危机后各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了希望,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与工业化融合的力度。我国处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发展模式,为破解日益凸显的资源能源瓶颈提供了新途径。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重要机遇,两化融合程与深度也是竞争力的反映,能否把握好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契机并在新一轮竞争中争得主动权对我国将是严峻的挑战。
  的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深度融合中的应用》一书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行业应用典型案例入手,分析了具有中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特点与前景结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经验,提出了行业应用的信息化架构,探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融合中的应用路径。本书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对各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13年11月
  
  
  
  
  前言
  12年7月,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信息技术创新、新兴应用拓展和网络建设的互动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强调产业发展,也强调创新应用,形成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应用的良循环。是的一步明确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在融合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成为信息化领域关心的问题和热议的话题。
  在下一代信息网络、物联网、云计算、数字虚拟、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由理念转入应用的新阶段,深入研究和探讨新技术如何在各行业、各领域和区域的应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此,在有的指导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赛迪信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依托对两化融合以及对新下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丰富积累,策划并组织撰写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化深度融合中的应用》。
  本书着重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新研究成果,以行业应用、综合应用、领域应用和典型案例为主线,按照综述篇、行业应用篇、综合应用篇、智慧城市篇和案例篇依次展开。
  综述篇着重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观点,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应用路径。其中,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概述首先研究了国外信息化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情况,然后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理念提出的过程,并梳理了目前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五条路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应用路径,首先简要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在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渗透和影响信息化,然后选取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三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研究它们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具体应用。
  行业应用篇着重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一些典型行业中的应用。本篇选取了建筑工程、电力、石油石化、冶金矿山、电子商务等行业,从各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入手,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行业信息化架构,并详细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对行业信息化架构各个层面带来改变。在每章的后一节,选取了两个典型应用场景行更为形象的描述,以期为读者深入理解提供参考。
  综合应用篇和智慧城市篇分别着重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典型领域的应用。综合应用篇选取节能减排、生产和中小企业发展三个信息化工业转型升级的典型领域,智慧城市篇选取智慧环保、智慧、智慧城市管理和智慧园区四个方面。这两篇同样从领域信息化现状与趋势、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架构和典型应用场景三个方行阐述。
  案例篇从企业案例和区域案例两个方面,选取了应用实践的典型案例,从案例概况、创新特点和借鉴价值等方行归结。其中,企业案例选取了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医药集公司、中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电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去哪儿网等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实践,区域案例选取扬州、贵阳、张家港、青岛、北京和宁波等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实践,以期为企业和地方提供经验参考。
  本书的撰写工作历时半年,经体策划、内部论证、专家研讨、稿件征集、体系编排、审核校对、专家评审等多个阶段,终成稿。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行业企业、地方和相关各界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在此,谨向支持和帮助本书出版发行的、各省区市经信委(工信委)、中央和地方国资企业、各类园区、相关,向参加本书研究和编撰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所有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与汗水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限于时间、条件与水平,本书中还存在需一步完善、提高的地方,衷心希望广大读者与各界人士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