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泥塑的信仰

拉萨泥塑艺术产生于信仰和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吸收周边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其大量作品的主题,多与信仰有关,题材丰宫,风格多样,雕刻技法不拘一格,充分展现出其文化多元,蕴含着雪域的艺术语言和神秘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拉萨,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像,点上酥油灯,设经堂,再简单一点,是供奉泥塑或教照片。在人们看来,这些物品还有显示财富和装饰的作用。

拉萨的泥塑工艺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曲贡文化遗址时期(距今3500~3500年)。在拉萨人民的祖先雅砻部落迁都拉萨前,拉萨的土著居民能用泥土烧制陶器,这一点从曲贡遗址出土的大量泥塑、陶器、陶片可以见证,为的是陶塑猴面像。湮灭于历史先民创造的泥塑数量之巨,自可以想见。

公元7世纪后,拉萨作为吐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泥塑由于取材更方便,因而比其他雕塑更普遍和流行,广见于拉萨各大小寺院。大有高达几米的寺院泥塑像,小指甲见方的微型脱模泥塑,还有色泽鲜艳、形象异彩纷呈的布制泥塑,均体现了鲜明的文化色彩。

从吐蕃时期今,造像一直是拉萨人民接受心灵洗礼的重要对象之一,而掌握泥塑技艺的艺人则是构建神与人互相沟通的基础所在。拉萨的泥塑文化经历了曲折、沧桑的发展历程,绵延传承今,达到今天的繁华景象。它以泥土为原料,经过技术娴熟的艺人们的手工捏制雕塑成形,神态刻画惟妙惟肖,活灵活现,造型千奇百怪,尤其是在其成熟期的塑像造型生动,服饰衣褶简练流畅,色彩对比强烈又不失协调,地展现出别具风情的拉萨文化。虽然这种发展过程在某些年代被迫中断过一段时间,但这并不妨碍它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拉萨泥塑技艺仍然是雕塑艺师们获取生活资料的必要手段,更是民间普通百姓表达自我欲念、信仰与追求以及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重要途径。

拉萨泥塑造像集信仰、造像、雕塑、彩绘于一作技艺是泥塑造像得以展现神祇风貌的根本所在,如今它依然在拉萨这片信仰浓郁的高原土地上存续。

与现在的学院派艺术相比,拉萨泥塑造像工艺在工具、材料上表现出强烈的民间属,在制作工序和作品的审美价值上不亚于艺木家的创作,共所呈现出的各类神祇已然超出艺术品的单一,是具有心灵慰能的精神艺术品。

千来,一代代泥塑艺人在雪域高原这块土地上匠心传承,下无数泥塑艺术品,无论是像还是历史人物,都有其自身的风格和模式,代表了拉萨近、现代泥塑工艺的高水准。如今珍藏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处的不少泥塑珍品,都是历经千年风吹日晒,得以保存下来的历史见证。按照目前为流行的分类方法,拉萨地区的泥塑作品大致分为泥塑和“擦擦”两大类。前者为大型雕塑,有单色泥塑和敷彩泥塑(简称彩塑)之分。通常传统的泥塑作品在塑造完成之后都要涂上相应的颜色,因而泥塑也被称为彩塑。彩塑像在拉萨各地区的寺院中比较普遍,可以说有寺院堂必有彩塑造像。彩塑的材料通常是一种呈灰色和黄色的胶泥,由于胶泥材料易得,塑造工序又较金属、木材、石料等硬质材料塑造像要简便许多,因此出现大量彩塑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对于信徒来说,他们看到泥塑造像的眼没有物质欲,信念会更加纯粹。

拉萨的泥塑往往与寺院建筑相结合,泥塑由于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制作简单而受到寺院追捧。寺院在财力不济的情况下,往往以泥塑制成像。拉萨泥塑艺术力求表现广泛的内容,具有、浓郁的和艺术品质,它根植于民间,成长于民间,与生活息息相关。拉萨泥塑艺术多取材于教故事,塑造出了多彩的艺术形象,如威武刚猛的护法神,体态丰盈、慈眉善目的度母,青面獠牙的金刚,马头红发的天神,有的头戴颅骨冠,项饰颅骨项链,狂怒舞蹈,使人望而生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