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谱前

张裕钊(1823-1894),字方侯,亦字廉卿,一作濂卿;初号圃孙,又号濂亭。湖北武昌县(今鄂州市)樊溪镇龙塘村张家湾人。因其一生淡于,而乐育桃李,执教数十载,培育人才甚众,故晚年人称“武昌先生”。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取秀才,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取国子监学正学录,授官中书。

张氏祖籍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其远祖伯九公于元初时迁湖北武昌定居。

叶贤恩在其《张裕钊传》中记载:“张裕钊的远祖伯九公”,“为了逃避元乱,从安徽休宁迁入湖北武昌”。

高祖维沧公(1701-1753),字傲凌,号顺轩。国子监生②。斯银公(字次文,号鉄山)之长子。妻刘氏(1699-1780),有子一人,即本用公。

曾祖本用公(亦名“新本”,1730-1809),字届十,号立堂。岁贡生③。曾官广济县学训导。妻刘氏(1728-1815),有子二人:以熙(以谟)、以烈(以诰)。女三人。

祖父以烈公(亦名“以诰”,1762-1824),字竟安,一字书升,号经圃。国子监生。妻余氏(1762-1849),有子二人:善埔、善准。女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