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14pan>月,我次前往台湾,书展讲座之余,我拜访了旧香居书店。天晚上,承蒙店主美意,请了一帮爱书人一起聚会,在场者有傅月庵先生。我与傅先生已多年未见,前些年听说他已离开远流出版社。晚餐结束后,傅先生送我回酒店,在路上他告诉我说,他已经在茉莉书店工作了几年,经营规模来论,此书店乃是台湾地区大的一家,并且这家书店有着的经营理念。一家书店能有这么多的想法,这当然令我很新奇,然而当时我的行程安排已满,来不及参观这家有个的书店。

四年过后,我又一次来到了台北,这次当然要目睹一下茉莉书店是怎样的情形。此次前往台北的原因与上次类似,也是要在书展上举办一场讲座。活动的邀请人乃是文自秀女史,她告诉我说,他们策划在书展中安排一场古籍珍本拍卖会,而此会之前则是请强先生与我在会上搞一场对谈。

到达台北桃园机场时,文自秀与一位年轻人在那里等候,她介绍称,这是茉莉书店老板的公子,于是我礼貌地称呼了一句:“戴先生好。”这位年轻人马上更正我说,他叫蔡维元。为什么父子不同姓?因为初次见面,我没好意思问及这个隐私。在前往酒店的车上,我跟这位蔡先生聊了一路。由此了解到,这位年轻人原本对书业也没太大兴趣,但后来家中将整个书店的经营渐渐地交棒于他,于是蔡先生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书店的经营与创新方面。

蔡维元边开车边跟我聊天,其言谈举止有条不紊,能够看得出他不仅有着与时的理念,在经营方面对买书人的心理也颇为谙熟,这跟传统的旧书店业主身上那种固有的经营理念有着较大的差异。

到达酒店时,蔡先生找停车位,文自秀带我去办入住手续。我马上问她,为什么的儿子不姓戴。文自秀睁大眼睛说:“是他妈呀,他当然要随父姓。”到这一刻我才知道是一位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