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孩子降临到人世间,为的是做什么?显然不是为了经历痛苦、忍受折磨,而是为了享受生活的快乐,体味生命的意义。很多家长总是以“都是为你好”为由,强迫孩子学这学那,殊不知,孩子在被逼的情况下学习是不会快乐的,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更可怕的是,这对孩子是没有益处的。
    斯宾塞说过:“快乐的,就是有益的。”既然孩子连快乐都没感觉到,试问他会觉得做一件事是有益的吗?斯宾塞认为,在对所有教育培养效果的检验上,家长更应该用是否快乐作为衡量的标准。同样的道理,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的活动是愉快的,使孩子感到痛苦的活动是不健康的。
    8岁的女儿一直很想学拉丁舞,于是胡女士尊重她的意愿,给她报了拉丁舞的兴趣班。兴趣班的课程在周末,胡女士有时间,就经常陪女儿去,有意无意接触到很多妈妈,这些妈妈碰面就是谈孩子的学习,语气中多半是失望,没有欣赏和肯定,总是说孩子令她们“操心”、“烦人”、“孩子笨”、“贪玩”之类的话。在她们眼里,教育孩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只有奉献和牺牲,没有快乐的收获。
    胡女士不是这么认为的,她认为首先要让孩子快乐,孩子才有可能把学习搞好。而当自己看到孩子快快乐乐时,也会发自内心地开心。每次女儿练完拉丁舞,会在少年宫的游乐玩具上玩一会儿,胡女士就坐在旁边的凉亭里看书,女儿玩得呵呵大笑,胡女士看书看得津津有味。
    令胡女士没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小天地里,仍充斥着家长的抱怨声,有些家长见孩子玩,他们就说:“都这么大了,怎么只知道玩?”每当胡女士听到这样的斥责时,她都会想:为什么家长不能静下心来呢?看孩子玩得多开心,接近沉浸在儿童的世界里,听到了孩子无忧无虑的笑声,她都觉得那笑声是优选听的,那些疯玩的孩子是很幸福的。
    生活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生活,幸福来自哪里呢?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观感想。当孩子快乐地玩、快乐地学习时,他们会觉得生活很有意义、很精彩,这时候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相反,当孩子被父母的斥责、抱怨声包围时,他们会充满忧虑和不安,他们就无法感到生活的快乐。
    家长之所以会抱怨孩子,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莫过于对孩子期望太高,不了解孩子的天性,比如很多家长渴望孩子成为全才、神童。殊不知,全才、神童固然有常人没有的光彩,但美丽的背后,还有许多痛苦的经历。
    一项研究表明,天才儿童一般要经历4-6年的孤独期,不错天才甚至要经历20年的孤独期。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依据的,因为天才儿童很难找到兴趣相同的伙伴,由于他们太突出,一般孩子不愿意与之接近,因此天才儿童的朋友不会很多。
    另外,在成为天才神童的过程中,天才神童要闭门读书,与其他孩子接触的机会少,不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他今后的孤独。所以,不要总认为孩子成了神童(成为神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将来就会成功。恰恰相反,斯宾塞认为,如果能让孩子快乐地享受童年的生活和学习,他们将来成功的概率更高,获得幸福生活的机会更多。可见,快乐比成功更重要,快乐才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