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节改革开放前“大一统”的金融体系 一、“大一统”的金融体系特征 (一)一元化和单调化的金融体制 自从我国的计划金融体制建立以后,其所有制结构、业务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都一步步趋向于一元化、单调化和简单化,从而走上了与世界大多数 的银行和金融体制截然不同的发展轨道,就此孕育了以后的经济和金融改革所需要解决的 大部分问题。
     金融资产的所有制成分趋于一元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存在着不同经济成分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到了“三年恢复”时期结束时,只剩下全民所有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三者的结合。“一五时期” 资本主义的公私合营银行消失,随后农村信用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消失,成为一种准全民所有制的农村金融组织,至此,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所有制结构变成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一元化。在计划经济金融体系形成初期,如“三年恢复”时期,我国还存在着从事多种业务活动的金融机构,有银行、保险和信托等。“一五时期”信托业基本消失,到了“大跃进”和“ ”时期,保险业也逐步消失,保险机构名存实亡,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务又基本上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所包揽。至此形成了我国一元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
     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的种类单调化。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股权性质的金融资产基本消失,只剩下债权资产。在这种债权性质的金融资产中, 初还有一些非银行信贷性质的金融债权资产,如中央政府几次发行的公债。1958年以后所有这类资产形式债权一律消失,只剩下银行发行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
     资金配置和调节方式的计划化。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作为这个体制组成部分的金融组织所有制形式和机构设置的一元化和金融工具的单调化,市场机制在全社会,包括在资金配置和调节领域中逐步消失,资源、资金配置和调节方式相应趋于计划化。和许多商品市场一样,金融市场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 计划的全面资金干预。在为各级政府所要求的经济高增长指标服务的同时,根本否定了各级行(处)融资的自主权,降低了资金的配置效率。
     银行机构运作的封闭性。全民所有制银行的单调运作只能是封闭性的,它主要表现为:一是各级行(处)的资金纵向运行,同级行(处)之间几乎不能进行横向资金融通,除非得到上级行(处)的批准;二是我国银行很少与国外金融机构发生联系,除极少数 和地区外,基本上与国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业务往来。
     (二)信贷计划决定的运行框架 信贷计划是我国的货币供给计划,其基本框架是两个计划一个差额,即信贷计划包含现金发行计划,现金发行计划由信贷计划的存贷差额所决定。信贷计划的基本科目是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资金来源的构成主要为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财政存款、现金发行以及财政对银行的拨款和银行历年积余,资金运用的构成则主要为各项贷款加库存现金。这两个科目加总的余额相等,即贷款加现金发行或回笼等于存款。
     在全国的银行实际上都是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的基础上,人民银行总行的信贷计划是各支行信贷计划的汇总,各支行的信贷计划则是人民银行总行信贷计划的分解,后者各项指标的加总就是前者相应科目的余额。人民银行总行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后,将各项指标分解,切块下达分配给各支行。各支行必须严格执行分配的贷款额度。
     各级银行按照“物资保证”原则,对购买生产要素的企业发放贷款,该贷款同时与借款企业的存款一起增加,借款企业支付购货款后,转化为售货企业的存款,与各级银行贷款增长 对应的是售货企业存款增长。借款企业完成自己生产的商品销售后,它在银行的存款增长,银行将其抵还贷款银行的贷款与借款企业的存款一起减少,由贷款创造的货币再度消失。
     (三)服从命令的运作方式 正是在信贷计划决定的运行框架中,服从上级指令成为我国当时银行运作的基本规则,与世界上大多数 的商业银行追求利润 化的运作机制不同。
     在信贷计划决定贷款投放和现金发行的基础上,人民银行总行要将全部贷款分解下达给各支行去发放,而所有的存款又是人民银行总行估计并要求各支行组织吸收的。这就决定了各支行的贷与不贷、贷多贷少、贷给什么对象都只能根据上级行分配的贷款指标来决定,而与他们吸收存款的多少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因为只要有贷款指标,没有存款也能贷;反过来,没有贷款指标,存款再多也不能贷。各级行(处)没有自己独立的利益,所以无法根据利益导向来运作。所有支行的存款都要上划总行。所有贷款也都由总行核准划拨,各级行(处)按总行的指令行事。
     (四)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中,货币的传导过程表现得相当明确和直接,但它影响经济的力度却相当有限。传统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是由计划决定生产的经济。
    尽管计划的编制离不开对需求的估计,但需求不足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因为计划经济中的商品价格、商品的生产和流向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等都直接由经济计划所决定。这就是说, 的计划经济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中需求决定生产的基本条件。
     一般来说, 计划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开始于各级人民银行按信贷计划发放贷款,转化成借款企业的购买力后,构成对售货企业商品的需求,货币供给即对生产资料的生产产生影响;售货企业将售货收入的一部分发放工资奖金,存款货币转化成现金,对消费品生产产生影响。至此,货币供给已经传导至经济运行过程,但是它的影响只是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不直接造成生产的扩张或收缩,因为决定生产规模的是经济计划,货币只是实现经济计划的手段。
     在货币供给与商品供给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售货企业可以顺利地实现其商品销售,购货企业则获得必要的生产要素,他们的再生产循环都能正常地进行下去,国民经济因此在经济计划确定的水平上运行。因为信贷计划是根据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所以货币供给支撑的需求一般不会超过为计划经济要求企业提供的商品,因此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相当。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