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教育界一度曾讨论过是否有必要开设专以娱乐为目的的学科,现在这些讨论已告结束。娱乐性学科”这个词意味着必须有一些学科让孩子们从其他学科中恢复过来——在真正的工作之后,他们需要通过休息来消除紧张和疲惫。
     不过,现在人们已经不再这样想,相反,大家 多地在讨论如何让一门学科激发出我们内在的创造力。人们意识到,艺术性的学科既能提供相关训练,也能让孩子们得到快乐。 初,这些学科旨在提供娱乐,意味着学习之后的休息;之后,由于人们换了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些活动,它们变成了学习本身的基本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艺术在儿童的整个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这两种想法基本上说明了人们关于“儿童的需要”和“学校的任务”的观点是如何发展的。幸运的是,一般情况下,孩子并不需要娱乐。所有健康儿童的父母都会通过许多实际经验认识到这一点,虽然这些经验常常是痛苦的。
     事实上,儿童需要在学校的一切所作所为中发挥创造性。只有那些缺乏创造性的课程安排才使得开设创造性课程成为必要,因为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到疲劳。
     一定是因为体会到了这一点,丹麦“蓝皮书”中才会有我们上文中引用的那句话,也就是用“和谐、幸福和善良”这样的词来描述人的内在层面的那句话。人们可能会质疑“和谐、幸福和善良”这几个形容词是否恰当。为了 准确地描述教育的本质,也许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这样的词,而把上文中引用的两句话合并为一句:“学校的 要务,乃是鼓励孩子的每一个机会,让他们在活动和体验中成长。” 如果把这句话当做我们的教育原则,也许我们就触及到了小学所有教学活动中的中心问题。
     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以活动和体验为基础,孩子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对于成年人来说,心灵各个层面所呈现的顺序常常如易卜生《培尔·金特》中所说:“这样想,这样希望,有这种意愿……可是真的这么干……”成年人生活在自己的思考中,思考推动我们的情感生活,而情感又激发出意愿。
     P7-8